凛冽的北风卷着雪粒,像刀子般刮过李云龙的脸颊。~咸^鱼?看_书/惘. /首?发/他蹲在一块突出的山岩后面,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薄霜。远处青龙沟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沟口的乱石堆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看不出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
"师长,就是这儿?"小陈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声音压得极低。
李云龙没吭声,手指在雪地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沟口第三块卧牛石,下面有条暗缝。你带两个人警戒,其他人跟我来。"
战士们猫着腰散开。张大彪用工兵铲撬开卧牛石下的积雪,露出个黑漆漆的缝隙。一股混合着霉味和火药味的阴冷气息扑面而来。
"点上火把。"
跳动的火光映亮了狭窄的甬道。岩壁上凿出的台阶上落满灰尘,每走一步都会惊起大群蝙蝠。李云龙的靴底踩到个硬物,弯腰捡起一看——是枚晋绥军的领章,上面的"358"字样还清晰可辨。¢精\武¢晓,税+王\ ·耕\辛^嶵?哙-
"注意脚下。"赵刚扶着岩壁,瘸着腿跟在后面,"这地方起码五年没人来过了。"
甬道尽头是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锁己经锈死。张大彪抡起工兵铲猛砸几下,锁扣"咔嗒"一声断裂。推开门的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
整面墙的作战地图!
从山西到朝鲜,每张地图上都用红蓝铅笔标满了箭头和记号。李云龙的手指抚过长津湖地区的等高线图,在某个无名高地旁发现了熟悉的标记:一个小小的酒杯图案。这是当年他和楚云飞约定的暗号,代表"最佳伏击点"。
"师长!这儿有东西!"
王参谋从弹药箱后面拖出个油布包裹。拆开后是台德制电台,旁边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密码本。+0¨0¢小`税·罔? !耕_辛.蕞,哙/最上面那本的扉页上写着:"民国三十西年七月修订——楚"。
李云龙刚翻开第一页,外面突然传来小陈的示警哨声。紧接着是一连串美式M1步枪的射击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准备战斗!"
战士们迅速占据射击位置。李云龙抄起靠在墙边的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枪托上刻着"358团特务连"的字样,保养得油光发亮,仿佛昨天还有人使用过。
"老李,你看这个。"赵刚从电台下面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李云龙和楚云飞站在太原城头,背后用钢笔写着:"山河不改,誓杀倭寇。民国二十七年冬。"
外面的枪声越来越近。李云龙把照片塞进贴身的衣兜,突然注意到墙角有个不起眼的铁皮箱。箱子上用粉笔画了个箭头,指向他们进来的方向——这痕迹很新,最多不超过两天!
"轰!"
一发火箭弹在洞口爆炸,气浪掀飞了门口的积雪。借着短暂的光亮,李云龙看见十几个穿白色伪装服的身影正交替掩护着逼近。他们的战术动作明显是美军,但使用的却是日式九九式步枪。
"交替掩护!往洞深处撤!"
战士们边打边退。李云龙最后一个离开军火库,临走前瞥见铁皮箱的锁孔里插着把钥匙——钥匙柄上挂着个小小的铜酒壶,正是当年他和楚云飞在赵家峪喝酒用的那个!
洞窟深处出现岔路。李云龙毫不犹豫选择了左边那条——岩壁上用刺刀刻着个酒杯图案。这条甬道越来越窄,最后只能爬行通过。当队伍挤进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室时,走在最后的张大彪突然闷哼一声,小腿上多了个血窟窿。
"止血带!"李云龙撕开自己的绑腿,"其他人构筑防御工事!"
赵刚检查完伤口,脸色变得凝重:"子弹是三八大盖的6.5毫米口径...但弹头涂了什么东西..."他举起染血的纱布,上面沾着些蓝色粉末。
石室另一头传来金属摩擦声。李云龙举起冲锋枪,看见个黑影从通风管里爬出来——是孙铭!这个358团的老兵满脸是血,右手握着把南部手枪,左手拖着个奄奄一息的日军俘虏。
"李师长..."孙铭瘫坐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个怀表,"楚长官说...时间到了..."
怀表盖子弹开的瞬间,整个山洞突然剧烈震动。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像是整个青龙沟都被引爆了。日军俘虏突然挣扎着说了句什么,孙铭脸色大变:"他说...美军特种部队正在搬运'樱花'...就在今晚..."
李云龙抢过怀表,发现表盘背面刻着串数字:194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