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调出协议草案,并投影于平台中央。草案条款清晰明确,权责划分细致入微,就连违约惩罚都罗列得详尽无遗 —— 从资源冻结到技术禁运,层层递进,确保协议的严谨性与约束力。
李利珍站在人群后方,忽然轻声插言:“我小时候听族中长辈讲过,在远古时期,三界曾有‘共脉盟约’,采用的便是‘心引九式’,分灵就如同分血,伤害他人等同于伤害自己。”
刘镇天听闻此言,眼神微微一动。
诸葛无为则悄然记下这句话,指尖在玉简上划过,留下一行小字:“心引九式…… 与‘智→生’符文结构相似度七成。”
协议的讨论持续了整整一日。
各方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 —— 大炎担忧地星凭借技术垄断导引系统,地星顾虑仙界以神识监控为幌子实施控制,仙界则警惕刘镇天借助鸿蒙宗实现集权。!x!i?a/n-y.u′k~s¢w¢.¢c!o~m′在争论最为激烈之时,一名地星工程师当场调出 lx 主控日志,指着其中一段同步记录说道:
“各位请看 —— 分流模型上传之后,系统自动识别并激活了‘多端兼容协议’。这并非我们编写的代码,而是系统自行匹配生成的。”
他放大日志细节展示:“协议头标记为‘co - opv9’,支持地星灵网、大炎阵纹、仙界神纹三重接口。而且……”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它的校验码,与藏书阁芯片残片中的‘远古指令集’完全一致。”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这意味着……” 一名大炎阵法师喃喃自语,“这套合作系统,早在我们到来之前,就已然存在?”
林远点头确认:“不止存在。它似乎一直在等待我们,等待我们将最后一块拼图嵌入其中。”
诸葛无为忽然抬头,紧紧盯着正在调试的 “频率适配阵”。阵心的波形图缓缓展开,他猛地将手中《周髀算经》的残图叠印其上 —— 两道纹路竟完美重合。
“这绝非巧合。” 他低声说道,“锁星大阵的残纹,与这适配阵的基频,源自同一源头。”
刘镇天闻言,缓缓闭上双眼。
原来,地球与仙界之间,早已存在隐秘的连接。并非断裂,而是处于沉睡状态。
最终,协议顺利通过。
《北荒资源共治协议》以灵血为墨,三界代表各自落下印记。大炎使用古篆,地星采用量子刻痕,仙界则以神识烙印。三道印记交汇之处,浮现出一道微光符文 —— 形似齿轮咬合,又似星轨交缠,象征着三方的合作。
签字落定的那一刻,北荒地底,那沉寂已久的嗡鸣声再度响起。
声音低沉、缓慢,却又充满坚定。
仿佛某种巨大的机械,正从万古的长眠中缓缓苏醒。
首座跨位面导引站的建设随即提上日程。
然而,选址却成为了一个难题。
地星主张将其建在传送阵附近,以便于技术维护以及数据回传;大炎坚持要靠近古战场遗址,期望以灵流滋养那些战亡的英魂;仙界则建议将其置于虚空交界之处,避免任何一方占据地理优势。
争论再度激烈升温。
刘镇天站在平台中央,忽然说道:“为何要固定选址?”
众人闻言一愣。
“母脉的灵流,存在潮汐现象。” 他指向数据板解释道,“每十二个时辰会出现一次峰值,且方向会随地脉波动而偏移。我们为何不建造一座‘移动导引站’呢?”
说着,他抬手示意,三臂傀儡 2.0 的模型浮现,随即扩展为集群形态:“利用傀儡群构建浮空基座,搭载可拆卸的导引阵列。使其跟随灵流峰值移动,灵流在哪里溢出最多,导引站就移动到哪里。”
林远眼睛一亮,立刻回应:“这是动态响应!还能有效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
大炎代表沉吟片刻后说道:“若能定期在古战场周边巡游,倒也契合先祖的遗愿。”
仙界长老点头表示赞同:“此方案中立、灵活,并无占地之嫌。”
方案就此敲定。
三日后,首座浮空导引站顺利建成。
该平台呈六芒星形,由三十六具三臂傀儡共同托举,表面覆盖着灵能反射涂层,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变色。中心导引阵以树芯频率为基准,外接三套适配模块,分别与三界系统相对接。
启动之日,三方代表齐聚于此。
刘镇天立于阵心,手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