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疯狂指挥官:烽火燃烧1937 > 第155章 募兵,贫穷的百姓。

第155章 募兵,贫穷的百姓。

滦县鞍山一带,赵王庄。*E′Z?晓,税¨惘/ ?更·鑫`蕞-全,

这边的百姓亲眼看见大量的粮食囤积,太岁军的名声经过十天的发酵,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前来参军。

太岁军的招兵标准年满16岁不满35岁的青壮年,读过书的优先,更是特招中学生,大学生男女不限,给予50大洋的安家费。

这年代能读得起书的人家都不穷,不是富农就是地主。

原本招收的三十二名青壮年,都是不识字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当然相对来说,他们的名字都很简单。

赵老二,三牛,王小二,王大壮,狗子,箩筐,铁头,几乎都是这样叫的。

赵王庄就在鞍山脚下,村子后面有一块大山林,很适合练兵使用。

这是一个山谷围起来的一个村子,相对来说比较偏僻,就是鬼子来扫荡没有附近的百姓引路,也很难找到这里。

山外地势比较高,只有一个岔路口走出两三里才到大路坡,易守难攻的地势也是赵少锋首要选择的军事根基地。

后可以撤退上山,前可利用地势守村,并快速的出村行动。

下山的大路坡路口,就是招兵的地方。

用红绸子拉了个横幅,上面是赵少锋用毛笔写的大字:抗倭太岁军募兵处。¢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箱子的大洋后面是特制的军服,枪支弹药和堆积成山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

参军的人不少,每天都有人来。

“俺叫杨大牛,杨家村嘞,今年18岁来参加太岁军,当兵管饱不?真能给俺娘弄一百斤的粮食回去?”

赵少锋在一边摆了个小八仙桌子,弄了个躺椅叼着烟看着。

王小五看了看骨头宽大却瘦的皮包骨的杨大牛,眼睛一亮,这是募兵以来最壮实的一个,培训好了就是不错的机枪手。

王小五回应道:“瞧见没有,后面都是大米!只要来参军就扛回家一袋,军装领回家两套,明天一早卯时来还来这里报道。

把家里住在哪里告诉咱清楚了,到时候要是不来可是要把粮食还回来的。

军装一身要还两个大洋。”

杨大壮露出兴奋之色说道:“管饭就中,咱拿了粮食就是太岁军了人了,以后咱的命就是长官的。”

对于这里的百姓来说,到处都是抓壮丁的,不给钱不说还要卖命。

哪里像太岁军这么好的,给粮食又管饭这条命卖给太岁军也是值得的。

看站着的太岁军那几十个兵,可有精气神了,那军装也是好看的很,人穿上看着就像个英雄,两个字;正派。′丸^本*榊-戦, ?免?沸^越+犊′

杨大壮领了军装后,扛着一袋子百斤的大米就往家赶。

如今早上七八点的样子,沿着山路回家一个时辰就能到家。

虽然百斤粮食不多,但也能救命,这一日杨大壮参军是最开心的一天。

家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等着吃一口饱饭!只要把大米拿回家,都能吃上好久都没有吃过的大米饭,要是太岁军早一月到来,奶奶就不会饿死了。

如今因为鬼子扫荡抢夺粮食,地里的庄稼都被鬼子征收,种的地主的几亩地上了租子,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来之前饿了几天的爷爷,正准备上吊算了,为的就是给家里节省口粮。

这听说太岁军的名声,当兵管饱饭还给一百斤粮食,所以杨大壮天不亮就赶了回来。

前两日村里来太平军当兵的就是三个发小,也是告诉他这件事的,没想到真的有。

今天上午参军的有三十多个,往后来的都是距离远的,多是穿着破旧衣衫到处是打补丁的青壮年,有的衣服穿上都大了一圈,很明显穿的不是自己的衣服。

在唐山一带赵少锋也观察了百姓的情况,吃不上饭的占据大多数,都是勒紧裤腰带生活,还受着地主剥削,鬼子的肆虐,老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活路。

赤贫人家甚至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是替换着穿,平时吃的饭就是糙饼,所谓糙饼就是麦糠,麦麸,米水掺着一些杂粮蒸熟的,吃着僵硬又拉嗓子。

就是这样的粮食,很多百姓人家吃了上顿没有了下一顿。

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出有战斗力的兵,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赵少锋兑换了大量的粮食,同时也以粮食为参军的抚恤金,也是帮助下当地的百姓一把。

先时期战争打响,一块大洋都买不了几斤粮食,百斤粮食足够换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