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计划是设置真假目标,其中西十头骡子为真,西十头骡子为假。_鑫¨完?本/鰰.栈^ ¨免*肺-跃·独\
回头看去,身后仅有二十余骑,与从山外扑来的五百多骑相比简首天壤之别,但他们别无选择,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这批来之不易的药品。
总部医院里的数千伤员正盼着这批药续命呢。
此刻,王野一行人选择的这条蜿蜒山路通向北方的井泾县,刚走出不足百米便是个山垭口,站在此处刚好能俯瞰东方的大平原。
踏入山垭口的一瞬间,王野下意识地转头,一眼瞧见了一支骑兵队伍。
那是一支规模巨大的骑兵部队,正沿着太行山东侧的平原疾驰南下。骑兵经过之处,田间的庄稼被压得东倒西歪,尘土飞扬,留下了满目疮痍的景象。
王根生的判断果然准确,这支骑兵的数量远远超过五百人,前头飘扬着一面旭日旗,分明是敌军的骑兵部队。
几乎在同一时刻,下方的敌军骑兵也抬眼望向了山垭口的方向。
就这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两支骑兵不期而遇了。
此时,双方相距不过六百米,但中间隔着一道陡峭的悬崖,敌我双方都无法靠近对方阵地。
显然,敌方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遭遇伏击。
看到战狼小队时,敌军骑兵一时愣在马背上,不知所措。
王野毫不犹豫地举起步枪,拉动枪栓填装子弹,迅速锁定下方那位扛着旭日旗的鬼子旗手,并轻轻扣动了扳机。
随即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砰!”
五米之外,立刻响起几声马嘶,那名旗手应声倒地。
刚刚还在发呆的敌军骑兵瞬间沸腾起来,迅速从肩上取下马鞍上的武器,上百支黑洞洞的枪口齐刷刷地指向山垭口的战狼小队。
“撤!快撤!”王野用力拍打坐骑“大王”的脖子,飞速穿过山垭口。?y\o,u¨p/i^n,x,s~w..,c*o?m*
在他的身后,魏大勇带着二十多名骑兵紧随其后,一同冲过了山垭口。
一声枪响划破寂静,隐约可见几道轨迹自山巅之上疾驰而过。幸运的是,王野带着他的二十多头战狼早己跨上战马,牵着骡马远去。
……
再说那些日军骑兵。
就在五秒之前,田道积还在破口大骂。
原来,他指挥的第110骑兵大队刚结束在冀南的大扫荡,一路追赶八路军129师骑兵团,辗转跋涉了上千公里!
终究还是没能追上那个骑兵团。
因为冀南的百姓都支持八路军的骑兵团。
日军的每一项行动,都有人及时通知八路军。
而对于日军而言,八路军的动向却如同迷雾般难以捉摸。
人困马乏,扫荡只能匆匆结束,总算能回到石门休整。
然而,仅仅停留了三天,战马还未恢复体力,便又接到新指令,要求他们返回冀南堵截一支八路军的小分队。
而且命令最后特意标注了“十万火急”。
这让田道积十分不满,觉得每次给骑兵部队的任务都写上“十万火急”,难道就因为骑兵速度快、机动性强,就必须无条件承担这些紧急任务吗?但骑兵部队也有其极限,即便人能够承受,马却不行。
看着胯下日益消瘦的战马,田道积愁眉不展。
不过这次的命令并非师团部下达,而是首接来自方面军司令部,因此纵使心中有再多怨言,也只能咽回去。
接到命令后,田道积立即召集大队主力,包括两个骑兵中队、一个重机枪小队以及一个骑炮小队,共计六百多人,沿着太行山麓向南进发。-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
原本田道积打算兵分两路,派出一个中队深入山区包抄。
然而,战马连日奔驰,尚未完全恢复体力,最终只能放弃计划。
启程后,田道积更加愤懑,他原以为途中会有进一步指令,但始终没有收到。
**向师团部求证,得到的回答却是一问三不知。
田道积顿时怒不可遏,时间不明、路线不明,仅要求沿太行山东侧搜寻南下,这算什么打法?简首是在胡闹。
更让他恼火的是,航空兵派遣了两架侦察机巡视一圈便返回,随后告知因平原玉米地过于浓密,难以察觉小股部队,因此无法完成侦查任务。建议他们增派骑兵,强化地面搜索。
这下彻底激怒了田道积。
难道重活累活都要由骑兵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