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为了解决一些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问题,乡镇增设了审计站这个工作单位。比方说为了解决人员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始终在一个地方上班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让乡镇工作人员流动起来,选择一个更适合的地理位置或者是更加适合的岗位。\如^闻·罔. -已¨发~布!蕞-芯\彰·结^比方说为了照顾一些离家比较远的工作人员,尽量的给机会让他们考回自己家乡所在的乡镇。
只是后来出台的这些政策,丁丽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做长远的思考,他们对这些政策权衡利弊之后,做出了放弃的决定,不只是她自己放弃,同时他对象也没有参加类似的考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们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有固定的工作,传说中的“铁饭碗”;在县城有了两套房子,一大一小,一套居住一套出租;有一个稳定的家庭,两个可爱的女儿。已经拥有了这些,还要追求什么呢?所以他们选择了摆烂。
当别的同事忙着学习各种知识,准备参加各项考试的时候,丁丽在单位里看着电脑上的小说或者是打一打手机上的游戏。偶尔有时间跟同事们互相调侃一下,看着同事们像冲锋一样的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考试,她的生活是休闲而舒适的。
只是后来对于这个决定,让丁丽后悔终生。当她想像同事们一样向前冲锋,准备各项考试的时候,国家再也没有了对应的政策出台。
她的工作地点固定在了整个县城最偏远的乡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得不接受从参加工作到退休要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岗位。她的学识、学历和工作能力固定在了乡镇各项职位中的最最普通的一级,或许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可能会调任小小单位的负责人,但是这些改变对于她现在的追求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这种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哪里还谈什么激情和梦想?
6
因为同事们的各项冲锋,90%以上的同事进行了岗位的调整。一多半以上的人群调离了他们现在工作的乡镇,或者是考到了离县城比较近的乡镇,或者是考到离自己老家比较近的乡镇。
每每想起自己的工作单位是整个县城最偏远的乡镇,而离自己的娘家和婆家都特别特别的远,其实自己是有机会考回自己原生家庭的乡镇的,只是这个机会被自己放弃了。丁丽就特别的后悔,当他们没有能力把父母从老家带到县城的时候,当他们父母生病急着就医的时候,丁丽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
每天早晨要坐接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摇摇晃晃到达单位。说实话,在单位里的工作并不忙碌,特别是对于一个不求上进的人来说,能每天准时到达工位,坐在工位上应付一整天的工作时间,每天掐着点儿下班,已经是对一个工作职位的最大回报了。
因为同事之间的调整,跟她一起参加工作的人群,只有她留在了原地。她原本活泼的性格变得有点阴郁,没有能聊的来的朋友,没有一起吹牛侃大山的小伙伴。新的同事或者是刚刚转正式岗位,或者是刚刚入职的小青年们。骨子里知识自恃的清高让丁丽很瞧不起他们这一类人群,更不用说跟他们交朋友了。
那个时候微信发朋友圈并没有开始流行起来,大家用的都是qq空间。作为一个空间动态达人,不论是偷菜还是发自己的动态,她原来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现在她没有显摆的对象,也没有了显摆的资本,只能默默的看着朋友们发送的各种精彩的动态。
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其实原来的朋友们他们的生活未必过得很精彩,只是换了一个环境或者是一个岗位,然后心态有很大的变化。当丁丽打电话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发现他们共同的语言少了很多,他们共同的朋友很少,共同的经历更加少,甚至是慢慢的变得没有。时间长了,丁丽也就放弃了跟他们的联系,慢慢的她把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
7
当时间长了,她的心态开始失衡起来。她讨厌每天上班、下班各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她讨厌单位每天中午在食堂里面做的像猪食一样的饭菜;她讨厌年轻的小领导们给她这个资历老的人员每天安排不同的工作;她最最讨厌的是在乡镇的工作没有双休,节假日也不能按照国家的规定执行。
虽然新来的同事们慢慢的跟她接触多起来,慢慢的她也找到一些能聊天的朋友。但总归还有各种的不如意,让她有时候变得疑神疑鬼。对同事们各种怀疑,对大小领导们的各种心理腹诽,但是又对现状无能为力摆脱。一个青春阳光活泼的小姑娘,慢慢的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