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跟杨师道说的一样,那就是大唐的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过薛延陀,只是收拾薛延陀的时机未到而己。
况且他也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而是会换一个人代替新兴公主。
李承乾微笑着拱手道:“回父皇,可让夷男带着聘礼到灵州接亲,他们驱赶十余万牲畜横跨千里,肯定会出问题。”
“到时候以聘礼数目不够为由,拒绝夷男的这次和亲即可。”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夷男为了凑齐十余万牲畜,早己经让薛延陀子民怨声载道。”
“待夷男此次无功而返,薛延陀必定内乱。”
好计策!
文武百官听到李承乾说的这个计策后,他们脸上全都露出惊讶之色。
让夷男带着聘礼到边疆迎亲,这可是拒绝不了的阳谋!
完全符合大唐的礼法!
房玄龄率先应和道:“太子殿下此计甚妙,既可中断此次和亲,还能大大削弱薛延陀的实力!”
高士廉紧随其后:“到时候薛延陀子民声讨夷男,我们再把添一把火,薛延陀便会陷入内乱。”
鲜少说话的李靖也站起来:“这些年夷男率领大军连年征战,薛延陀的子民同样厌战,说不定我们还能趁乱打下薛延陀!”
在三位重臣的带头夸赞下,文武大臣纷纷站起来高呼。
“太子殿下圣明!”
李恪和魏王府的幕僚,他们看到李承乾又大出风头,脸上纷纷露出无奈的表情。
他们也没想到,太子李承乾竟然早有计策。
而且这一个阳谋在他们看来,薛延陀没办法拒绝,而且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就算没有遭遇天灾,朝廷派人把薛延陀迎亲的沿途草场一把火烧掉,薛延陀的牲畜可肯定损失数成。
众人一连喊了十余遍,这才在李世民的抬手示意下,缓缓地停下来。
李世民抚须颔首道:“太子的计策不错!”
“稍后等薛延陀的使臣过来,朕便让夷男带着聘礼到灵州迎亲!”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内侍再次从大殿内走进来。
他恭敬说道:“陛下,薛延陀使臣己到太极殿外。”
李世民挥了挥手:“宣他进来吧。”
内侍行礼走出大殿不久,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轻男子,他昂首挺胸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