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齐整的矮灌木前,杨波的左手勾住清风的肩膀,脸上是纯真爽朗的笑容。清风也一样,两人个子差不多高,但清风要瘦一些,笑容也更自信,毕竟他天资聪颖,成绩一直出类拔萃。
杨波喜欢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他很早就立下志愿,将来要成为一名心理师,当然后来,他比他预想得走得更高更远。
那时他也问过清风,将来想做什么。
“医药研发。”清风的回答和他一样坚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努力。”
高中毕业在即,杨波没有参加国内的高考,在家人指导下填报了国外的知名医学院,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就出国了。沈清风则考进了国内的重点大学,攻读基因工程专业。
最初几年,两人经常互通消息,交换资讯,但因身处环境不同,又有了新的交际,学业也日渐繁忙,开始疏于联络。
沈清风自父亲离世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有点紧张,所以在五年制的本硕连读结束后,他没再继续留校深造,而是选择尽早工作,挣钱养家。
23 岁那年,清风进了东华集团研发部,那既是他第一家服务的公司,也是最后一家。
两年后,清风因车祸身亡的消息传到杨波那里时,他正忙于毕业答辩,除了感到痛心和惋惜,他无暇多顾,只在网络平台发了篇追忆的文章,聊表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