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毕。杨刚在赵参谋的假咳声中,默默放手,转身面向全军,声音低沉而坚定:“弟兄们,这些躺在这里的人,他们都是好样的。是他们用命守住了东城门!给咱们战略布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换来了郑州的胜利。他们做到了雪耻,也守住了军人的尊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从今天起,雪耻团正式解散——因为他们己经完成了使命!所有幸存将士,编入一旅二团,合并为尖刀团。二旅、三旅的番号不变,建制不变!”
人群中,那些曾经属于雪耻团的老兵们眼眶发红,但没有人流泪。他们的团长己经战死,可他们的魂,永远烙在这支部队的骨血里。
“另外,”杨刚继续道,“特战队全员下放到各连队,担任战术教官兼基层指挥!”这一决定让不少军官微微侧目。特战队是杨刚亲手训练的精锐,向来独立作战,军功卓著!如今却要拆散分派?但没人敢质疑——杨刚的每一个决策,都藏着更深的用意!
“最后,”杨刚深吸一口气道:“全师放假一天。”
士兵们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仗打得太久,所有人都需要喘口气。
“但是,”杨刚的声音陡然提高,“明日傍晚六点,全员归队!迟到者,军法处置!”
“是!师座。”
指挥室内,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在杨刚疲惫的脸上投下深深浅浅的阴影。桌上摊开的阵亡名单己经翻到最后一页,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个数字——那是抚恤金的数额。杨刚的钢笔悬在纸上,墨水滴落,晕开一片。
站在身后的林悦默默给杨刚披上了一件大衣...
“师座,三旅王团长求见。”刀锋在门口低声道。
“让他进来。”
王团长大步跨入,敬了个礼,脸色凝重:“师座,刚收到情报,围攻武汉的日军第6、第9师团开始后撤了!”
杨刚眉头一皱道:“原因?”
“补给线被切断,弹药粮食跟不上。”通讯兵递过电报:“晋西北的第八路集团军在晋西北地带对日发动了百团大战,鬼子铁路、公路全被炸了!”
杨刚嘴角微微扬起道:“好一个围魏救赵。”他站起身,走到作战地图前,手指沿着黄河划了一道弧线道:“鬼子现在进退两难——武汉攻不下,郑州又丢了,晋西北还被八路军抄了后路。”
张六从门外进来忍不住插话道:“大哥,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反攻了?”
杨刚摇头道:“不急!”他转向传令兵道:“传令下去,全军休整,加固城防,派出侦察连监视日军动向。”
“是!”
等王团长离开后,张六忍不住问:“大哥,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趁势追击?”
杨刚的目光落在阵亡名单上,面色沉重地说道:“新兵训练不足,战斗力参差不齐...死的人太多了。”他深吸一口气道:“现在鬼子后方起火一定会收缩防线,不是拼命的时候,是咱们积蓄力量发展壮大的时候。我要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把咱们部队的整体作战水平往上提一提。”
在杨刚整军集训,用自己撰写的特战战术操典,训练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配合作战的时候...整个中原战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华中战场的日军因补给困难,被迫收缩防线。郑州外围的零星交火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双方侦察兵的暗中较量。
杨刚利用这段难得的喘息时间,全力整训部队。特战队下放后,各连队的战术水平明显提升。夜间突袭、地道战、反坦克战术等等……曾经只有精锐掌握的技能,如今在全师普及。
林悦在野战医院也终于清闲了一些,整理遗物时,发现信封中滑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个年轻士兵搂着白发老妇人,背面写着“儿必凯旋”。她默默将照片和未拆的信一起封存,准备日后转交亡者家属...
指挥室内,通讯兵递来一份电报:重庆方面发来的,命令杨刚部固守郑州,牵制日军主力,配合国军正面战场作战。
旁边叼着烟的周副官,眯着眼睛看向地图道:“看来上头是打算和鬼子耗下去了。”
杨刚点头:“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打乱了鬼子进攻的节奏,现在全国战场都进入了短暂的战略对峙期。”
但是杨刚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根据前世的经验,鬼子很快就会集结部队对西北地区进行残酷的大扫荡...留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