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京站在田埂上,手里捏着一根麦秆,眯眼看着远处翻耕的拖拉机。?3~w′w·d~.¨c·o~m·
黑褐色的泥土被犁铧翻开,散发出湿润的土腥味。
拖拉机手是县农机站新来的小伙子,技术还不熟练,地犁得歪歪扭扭的。
"这要是我家耀宋来开,保准犁得又直又匀。"杨进京咂咂嘴,心里嘀咕着。
二儿子杨耀宋前阵子在县农机站学修拖拉机,现在已经正式留在那儿工作,每个月能拿三十六块钱工资,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这小子从小就爱捣鼓机械,上辈子没机会学,这辈子总算走上了正道。
"杨股长!"远处有人喊他,是大队会计老周,"县里来通知了,明天郑局长带人来检查大棚推广情况!"
杨进京拍了拍手上的土渣子,点点头:"行,我下午去公社安排一下。"
他现在已经是开州县农业局农业技术开发股的股长,负责全县的塑料大棚推广工作,干得风生水起。
同时,他还兼任着东八里庄村的大队长,两头忙得脚不沾地。
但这样的忙,他乐意——上辈子瘫在炕上二十年,连翻个身都得人帮忙,现在能跑能跳,浑身是劲。
回家的路上,几个村民见了他,眼神躲躲闪闪的,欲言又止。
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杨家老大被赶出门这么大的事儿,他这个当爹的怎么还能这么平静?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杨进京上辈子瘫痪在床二十年,早就对杨耀唐不抱任何希望了。,墈_书¢屋·晓/税·罔- \更`芯·嶵?筷¢
那时候,他躺在炕上,屎尿不能自理,全靠王素心一个人伺候。
几个儿子偶尔回来,也只是走个过场,丢下几块钱就走。
尤其是杨耀唐,每次来都皱着眉头,站在门口远远地说一句:"爹,我忙,先走了。"
后来他病重,王素心挨家挨户去求,想让儿子们回来看看,杨耀唐在电话里不耐烦地说:"瘫了这么多年,早该死了,还折腾啥?"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杨进京心里,直到他重生前最后一刻都没拔出来。
所以现在,赶走杨耀唐,对他来说,不过是提前割掉了一块早就烂透的肉。
疼吗?
疼过,但早就疼完了。
刚进院门,就听见堂屋里传来一阵说笑声。杨进京挑了挑眉,这个点家里怎么这么热闹?
推门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刘媒婆,正拉着王素心的手说得眉飞色舞。雪梅在一旁倒茶,眼睛亮晶晶的,显然也在听热闹。
"哎哟,杨股长回来啦!"刘媒婆一见杨进京,立刻站起身,笑得满脸褶子,"正说着您家二小子呢!"
杨进京把草帽挂在门后,洗了把手:"耀宋咋了?"
"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刘媒婆一拍大腿,"县供销社老魏家的闺女,魏晓梅,今年十九,初中毕业,在供销社当售货员,模样周正,性子温顺,家里就一个弟弟,条件好着呢!"
王素心脸上带着笑,显然对这门亲事很满意:"刘婶说,那闺女勤快,还会打算盘,是个过日子的好手。′k!a-n!s`h′u^c_h¢i,./c+o\m¢"
杨进京心里咯噔一下。
魏晓梅?不是魏红霞?
上辈子,杨耀宋娶的是魏红霞,那姑娘人好心善,是几个儿媳妇里最孝顺的一个。杨进京瘫痪那些年,只有魏红霞经常来看他,有时候还偷偷塞钱给王素心。可惜好人不长命,魏红霞后来出了车祸,年纪轻轻就没了。
这辈子,他原本还盘算着,等时机成熟了,就让耀宋去找魏红霞。怎么半路杀出个魏晓梅?
"老魏家......"杨进京斟酌着词句,"是不是还有个闺女叫魏红霞?"
刘媒婆一愣:"哟,杨股长认识老魏家?红霞是晓梅的堂姐,家住城西魏家庄,家里穷得很,爹还是个病秧子......"
杨进京心里一动。
魏红霞还在!只是这辈子,因为耀宋去了农机站,媒人介绍的对象变成了家境更好的魏晓梅。
"刘婶,"杨进京坐下喝了口茶,"这事儿不急,耀宋才十九,刚在农机站站稳脚跟,过两年再说也不迟。"
王素心诧异地看了丈夫一眼。村里小伙子十八九岁说亲再正常不过,老头子这是怎么了?
刘媒婆也有些尴尬:"杨股长,好闺女不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