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筷子黄瓜,"比宾馆的强。"
饭后,王为民提出要去看看杨进京当年分的那块"粪堆边上的宅基地"。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了一片菜园子,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
"为什么选这块地?"王为民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捻了捻。
"当时村里好地不够分,"杨进京笑了笑,"当干部的总得让着群众。"
王为民没说话,只是拍了拍杨进京的肩膀。
调研结束前,王为民突然问:"老杨,真不考虑去市里?"
杨进京指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工业区二期:"部长,您看那边。纺织厂扩建需要协调用地,果脯厂的技术改造还没完成,还有养老院的二期工程......"
"明白了。"王为民点点头,"我会向市委汇报。"
送走王为民一行,周卫国把杨进京拉到一边:"老杨,你知道你放弃了什么吗?"
"知道。"杨进京摸出烟袋锅点上,"但我得到了更多。"
他指了指村里嬉戏的孩童,菜地里劳作的老人,还有远处厂房里忙碌的身影:"这些,比什么官位都实在。"
一个月后,市委下发了一份特殊文件:《关于学习杨进京同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精神的通知》。文件末尾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干部需要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需要这种'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文件传到城关镇时,杨进京正在工业区工地上啃冷馒头。张虎兴冲冲地跑来:"杨哥!你要出名了!"
杨进京把文件折好塞进兜里:"干活吧,下午还得去东李庄看葡萄长势。"
夕阳西下,杨进京骑着那辆叮当作响的自行车,行驶在回东八里庄的路上。风吹动着他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路两旁的白杨树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鼓掌。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也许有人不理解,但脚下的这条路,他走得踏实,走得心安。
喜欢年代逆袭:瘫痪老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