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22章 培训体系,工人成长

第22章 培训体系,工人成长

本就对这些东西着迷,以前是自己瞎琢磨,不得要领。现在听陆沉一讲,许多以前想不明白的关节豁然开朗。他白天在车间满身油污地敲敲打打,晚上就第一个跑到夜校,抢占最前面的位置,石板上记得密密麻麻。遇到不懂的,下课了就追着陆沉问,有时一个问题能琢磨大半夜。

“陆哥,你说这个齿轮,为啥小的转得快,大的转得慢,但大的又有劲儿?”李铁锤挠着头,满脸困惑。

陆沉耐心地画着图解释:“你看,这就像你用短杠杆撬东西费劲,用长杠杆就省力一样。齿轮的齿牙咬合,传递的是力,也是速度。小齿轮周长短,转一圈快,但它带动的力臂也短……”

渐渐地,培训班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工人们白天干活时,不再是闷头傻干,开始相互讨论,甚至会为某个零件的加工方法争得面红耳赤。识字多的人会主动教识字少的人,懂得多的人会给懂得少的人讲解。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氛围在兵工厂里弥漫开来。

几个月下来,成效斐然。大部分工人都认识了常用的几百个字,能看懂简单的图纸和操作说明。李铁锤在陆沉的刻意培养和系统的辅助下,己经能独立负责枪械关键部件的加工和调试,甚至对新炸药的配比和生产流程也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让陆沉都刮目相看。老杨头则在冶炼和铸造方面焕发了第二春,他结合祖传的手艺和陆沉教的“科学道理”,居然摸索出一种提高铸件合格率的土办法。那些被系统扫描出有潜力的年轻人,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崭露头角。

【人才培养进度大幅提升。兵工厂整体生产效率提升8%。可消耗点数加速特定人才成长。】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陆沉欣慰地笑了。这几个月的心血没有白费。他提拔李铁锤担任了机加车间的组长,老杨头负责了铸造和热处理车间。几个表现突出的年轻人也被任命为各个生产小组的副手或技术骨干。

兵工厂的生产效率肉眼可见地提高了。以前一天只能造出三五支“红星一号”手枪,现在能稳定生产十几支,质量也更加可靠。手榴弹和地雷的产量更是翻了一番。

陆沉站在高处,看着热火朝天的车间,看着工人们脸上洋溢的自信和干劲,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支由他亲手打造的工人队伍,正在茁壮成长。他们不仅是兵工厂的生产者,更是革命的火种,是未来的希望。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生产能力上去了,武器造得更多了,但原材料的消耗也更快了。硝石、硫磺、铁料、木材……每一样都开始告急。特别是特种钢材和一些关键的化学品,更是捉襟见肘。

“看来,光靠咱们自己搜集和缴获,己经跟不上趟了。”赵参谋看着最新的物资消耗报表,眉头紧锁,“得想办法从外面弄。”

陆沉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是时候把视线投向更远的地方了。兵工厂要发展,就必须打通更多的渠道,获取更多的资源。这片敌后根据地,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而红星兵工厂,必须尽快成长为能为它输送血液的强大心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