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的固定方式,再试试!”
就在红军紧锣密鼓地研制各种“土法防空武器”的时候,敌人的飞机依旧每天准时“上班打卡”。它们似乎也察觉到红军可能在准备什么,飞行高度比以前更高,投弹也更加谨慎。
这天下午,一架敌机再次出现在红军宿营地上空。它盘旋了几圈,似乎在寻找轰炸目标。
“各单位注意!敌机临空!防空小组准备!”地面观察哨发出了警报。
在宿营地边缘的一处临时阵地上,几挺经过改装的马克沁重机枪己经昂起了枪口,黑洞洞的枪口指向天空。几名射手紧张地等待着命令。
不远处,一个新挖的发射坑里,一枚刚刚赶制出来的“高射火箭弹”也调整好了发射角度,引信己经点燃,发出“滋滋”的声响。
“陆顾问,可以打吗?”负责指挥的营长请示道。
陆沉举着一个用缴获的望远镜镜片和竹筒自制的简易测距仪,努力估算着敌机的高度和距离。系统提供的“残片级”光学组件,此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让他对距离的判断比纯粹目测要准确一些。
“高度大约八百,距离一千二,正在进入我方有效射程!机枪组,准备集火射击它的前进方向!火箭组,等待命令!”陆沉冷静地指挥着。
敌机似乎没有察觉到地面的杀机,依旧保持着平稳的飞行姿态,逐渐靠近。
“就是现在!打!”陆沉猛地一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