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顾问,你这兵工厂,真是咱们红军的宝贝疙瘩啊!”王团长握着陆沉的手,激动地说道,“以前打这种仗,不丢下一两百号弟兄,根本拿不下来!现在可好,敌人那碉堡跟纸糊的一样!”
陆沉笑了笑:“还是战士们英勇。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些趁手的工具。”他心中清楚,这只是小场面。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类似的战斗,在接下来几天的行军途中时有发生。那些企图阻挡红军前进脚步的小股敌军,无一例外地在陆沉提供的“武器包”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巴祖卡负责定点清除坚固火力点,手榴弹和飞雷筒用于压制敌方集群步兵,地雷阵则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追击和包抄。红军的通讯优势,使得各部队能够快速协同,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往往在敌人还未完全展开部署之前,就将其彻底击溃。
曾经让红军头疼不己的“狗皮膏药”式的小股敌人,如今却成了红军战士们检验新武器、演练新战术的“陪练”。部队的伤亡率大幅下降,行军速度也得到了保障。战士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对胜利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这天傍晚,部队在一处山谷中宿营。陆沉正在检查一台刚维修好的电台,脑海中突然响起了久违的系统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指挥/参与的部队,在连续作战中有效运用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大幅降低己方伤亡,并成功击溃多股沿途阻击之敌,对“长征路上的红色兵锋”任务目标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阶段性任务评估:良好。】
【奖励发放:工业点数300点。】
【特别奖励:基础兵工厂规划图纸(初级)x1。】
陆沉心中一喜。工业点数是硬通货,可以用来升级科技或者兑换关键材料。而这份“基础兵工厂规划图纸(初级)”,更是让他眼前一亮。图纸信息显示,这套规划图纸包含了一个小型兵工厂的基本布局,包括了锻造车间、机加工车间、火药车间、弹药装配车间以及简易的化学实验室等区域的合理规划,甚至还有一些基础的生产设备改进方案。
“太及时了!”陆沉暗道。一旦抵达陕北,建立一个相对稳固的后方根据地,这套图纸就能派上大用场。他己经开始憧憬,在黄土高原上,一座崭新的红色兵工厂拔地而起的景象。
然而,就在红军主力距离陕北根据地越来越近,胜利的会师仿佛触手可及之时,一股不祥的预感也开始在陆沉心头萦绕。敌人真的会甘心让红军就这样顺利进入陕北吗?他们会不会在最后关头,调集重兵,发动一次孤注一掷的大规模空中打击,或者地面围剿?这条看不见的战线,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他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更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