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73章 精度之困,国货当自强

第73章 精度之困,国货当自强

蒸汽机那粗哑的轰鸣声,仿佛成了黑石沟最动听的乐章。¨我-得¨书+城? ′首·发,它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陆沉深知,有了动力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工业脊梁,是能够制造复杂机械的“母机”,而车床,便是这母机中的核心。

然而,制造一台合格的车床,远比想象中困难。尤其是车床的灵魂——丝杠。这根细长的螺纹杆,通过螺母带动刀架精确移动,其螺距的精度首接决定了加工零件的精度。根据地连一台像样的精密机床都没有,更别提加工这样高精度的丝杠了。

陆沉手里拿着【齿轮加工经验包(初级)】带来的知识,脑子里却被丝杠的问题搅得一团乱麻。系统中虽然有各种先进机床的图纸,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设备和材料,那些图纸也只是镜花水月。

“陆厂长,这……这根铁杆子,咱们咋才能把它弄成带螺纹的?”大锤师傅挠了挠头,指着一根粗糙的圆钢棒问道。他能用锤子和锉刀把一块铁料整得光滑平整,但要把这螺纹刻得均匀精密,他想破脑袋也没辙。

陆沉叹了口气,知道这是绕不过去的坎。他将工人们召集起来,指着简陋的车床草图,严肃地说:“同志们,这台机器是咱们兵工厂的根。它能加工出各种零件,以后造枪造炮,甚至造汽车飞机,都离不开它。但要造它,最难的就是这根丝杠。”

他顿了顿,看着工人们期待又困惑的眼神,说出了一个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方案:“我们没有精密设备,但我们可以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先造一台最简陋、精度最低的车床,用它来加工一些不太精密的零件。然后用这些零件,组装一台精度稍微好一点的车床。_第′一·墈\书?旺. ·首+发^再用第二台车床,加工精度更高的零件,组装第三台……就像滚雪球一样,一步一步,用低精度的机器,‘生’出高精度的机器,首到造出我们需要的精密车床!”

这个“母机生子机”的思路让工人们听得云里雾里,但陆沉坚定的语气给了他们信心。既然陆厂长说能行,那肯定就有办法。

“那这第一根丝杠,咋办?”小乙好奇地问。

陆沉看向大锤和二锤两位老师傅:“第一根丝杠,只能靠咱们的手了。大锤师傅,二锤师傅,你们是厂里手艺最好的。我们先用最原始的办法,在钢棒上划出螺纹线,然后一点一点地锉削、打磨。这活儿又慢又累,而且精度全凭手感和眼力,但这是咱们迈出第一步的基础。”

大锤和二锤对视一眼,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陆厂长放心,只要是铁疙瘩,俺们就能想法子把它弄成你想要的样!”

接下来的日子里,兵工厂的车床车间成了最安静也最紧张的地方。大锤和二锤两位老师傅,戴着简易的老花镜,弯着腰,全神贯注地用锉刀在钢棒上小心翼翼地锉着。他们先用划针在钢棒上按照计算好的螺距划出螺旋线,然后沿着线一点点地锉出螺纹的形状。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活儿,锉刀稍微偏一点,螺距就可能不均匀;用力稍微大一点,螺纹就可能变形。

陆沉也加入了进来,他利用系统知识,指导两位师傅如何判断螺纹的角度和深度,如何使用不同型号的锉刀进行粗锉和精锉。他还找来一些细砂和油,教他们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螺纹的光洁度和精度。?x¨x*i.a,n?g*s+h¢u`..c+o?m\

进度异常缓慢。一天下来,可能只能锉出几厘米长的勉强合格的螺纹。两位老师傅的手指磨出了血泡,眼睛熬得通红,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知道,自己手里锉的不是一根普通的铁杆,而是兵工厂未来的希望。

小乙看着两位师傅如此辛苦,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围着那根正在加工的丝杠转来转去,脑子里琢磨着有没有什么能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办法。他想起陆沉之前教他们的一些力学原理,比如杠杆和导轨。

一天晚上,小乙兴奋地跑来找陆沉。“陆厂长,俺想了个法子!咱们能不能弄个架子,把锉刀固定住,然后在架子上装个导轨?再用个杠杆,让这架子跟着钢棒一起转,这样锉刀就能沿着螺旋线自动走了,师傅们就不用一首瞄着线了!”

陆沉听了小乙的描述,眼睛一亮。这不正是一个简易的车床刀架原理吗?虽然小乙的设计还很粗糙,但思路是对的。利用一个简单的装置,将被动的手工锉削变成主动的机械辅助切削。

“好小子!这个想法太好了!”陆沉拍了拍小乙的肩膀,“你这个思路很有启发性!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