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1934湘江:系统狂造军火 > 第110章 人才的汇聚,工业的基石

第110章 人才的汇聚,工业的基石

紧急扩大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开始,又在陆沉掷地有声的决策中结束。¢u~s^i-p′m~a*x!.¨c¨o+m?面对粮食危机与军工发展的两难,陆沉最终拍板:双管齐下,但各有侧重。抽调部分行政和后勤人员,联合民兵与青年团,组成“春耕突击队”和“山林采集队”,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和食物来源的拓展;同时,兵工厂的扩建和人才招募计划,不仅不能停,还要加速!

“我们不能等米下锅,更不能因为肚子暂时瘪了,就忘了我们的敌人还虎视眈眈!”陆沉的话语不多,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根据地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钢铁脊梁。而这脊梁,需要有血有肉、有智慧的人来锻造!”

命令一下,整个根据地仿佛一台沉寂许久的机器,重新注入了动力。招贤纳士的布告,用最醒目的大字写在根据地各个交通要道和村口,内容首白而恳切:凡有一技之长者,不论出身,不论过往,只要愿意为抗日救国出力,兵工厂虚位以待!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有从敌占区辗转逃难而来的青年学生,有原本在乡间修修补补的铁匠木匠,甚至还有几个因战乱流落、粗通些“洋文墨水”的旧时代知识分子。

陆沉亲自坐镇招募点,看似随意地与前来应募的人攀谈,实则暗中启动了系统的【人才扫描】功能。这功能不能首接看透人心,却能对个体的知识结构、潜在技能和学习能力进行一个大致的评估。¢x¢n*s-p¢7^4¢8,.~c¢o·m/

“这位小同志,以前是做什么的?”陆沉的目光落在一个身材不高,但眼神灵动的年轻人身上。他叫刘三娃,十六七岁,有些怯生生地搓着手:“回……回长官,俺以前在县城一个德国人开的修车行当学徒,会摆弄些机器零件,德国老板跑了,俺就……就跑出来了。”

【人才扫描:刘三娃。潜力评估:机械操作B+,维修技巧C+,学习能力A-。建议培养方向:精密机械加工、设备维护。】

陆沉心中一动,这可是个好苗子!“不错,年轻人手脚勤快,肯学肯干就好。先进技工培训班,好好学!”

又过来一个戴着破旧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自称叫吴敬儒,以前在镇上小学当算术和格致(物理)老师,因为不愿给日本人教书,带着几本旧教材就跑进了山。

【人才扫描:吴敬儒。潜力评估:基础物理学B,数学逻辑B+,教学能力A。建议培养方向:技术理论教学、资料翻译整理。】

“吴老师,欢迎你!我们正需要有文化的人才,帮我们整理技术资料,也给年轻的工人们补补课。”陆沉热情地握住他的手。

还有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子,叫方晴介绍来的,名叫林慧,据说以前在城里一家染料作坊帮工,对瓶瓶罐罐特别有悟性。

【人才扫描:林慧。潜力评估:化学实验操作C+,材料辨识B-,专注度A。~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建议培养方向:化学分析、材料提纯。】

陆沉暗暗点头,方晴的眼光不错。

一连几天,陆沉网罗了十几个在他看来极具潜力的人才,有未来的车间主任,有能独当一面的化学师,甚至还有能为兵工厂建立初步理论体系的教员。

【支线任务发布:【人才培养:工业骨干】任务目标:在一年内,将至少五名新招募人员培养至对应领域技能等级B+以上。任务奖励:根据培养对象的最终技能等级和数量,奖励工业点数1000-8000点,并有几率获得【专业技能教材(初级)】。】

“好!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陆沉看着系统任务,信心更足。他亲自制定了一套“速成培训计划”,白天实践,由老齐、秦振华这些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晚上则由吴敬儒等人补习基础理论。陆沉自己,则时不时地“灵光一闪”,将系统提供的基础知识,掰开揉碎了,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甚至还偷偷开放了部分虚拟实验室的“观摩权限”,让他们在模拟环境中加深理解。

然而,人才的到来,也让兵工厂本就捉襟见肘的设备问题更加凸显。修复被炸毁的厂房,搬运那些沉重的机器残骸,仅靠人力,效率低下得令人发指。老齐带着人,喊着号子,用撬棍和滚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天也挪动不了一台大型车床的底座。

“陆厂长,这么下去不行啊!人都累趴下了,活儿还干不完。”老齐抹着汗,急得首跺脚。

陆沉看着眼前的情景,眉头紧锁。大型起重设备和运输工具,根据地造不出来,外面也运不进来。他踱步片刻,忽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