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手腕上的手表闪烁起来,这也代表将要到达预定开伞高度,指令长的声音也同时响起来:“第一名,三秒钟准备,开伞!”
——“第二名,间隔四秒!”
前方的孙上明已经完成了开伞,正在向基准点荡过去,陈严嘴里有节奏地嘟囔起来:“1234、2234、3234、4234!”
四个读数,刚好四秒钟,陈严猛地一拉胸前的开伞环。
引导伞立时抛出去,身后传来一串“哗啦哗啦”的迎风鼓胀声。
引导伞继而牵引着主伞抛出,更大的一串“哗啦哗啦”声响起,身体上的绑缚带猛地向上一拽。
不用回头,陈严已经知道完美开伞了。
耳机里传来指令长欣喜的声音:“第一名,好;第二名,好;第三名,好......”
向下看了一眼,黑乎乎的大地迎面扑来,经验让陈严作出准确判断,离地距离在60米至90米之间。
循着基准点,陈严迎风转向,朝着农田与公路之间的大树荡去。
仅仅相差着几秒钟,前方的孙上明已经着陆了,他马上将红外识别灯转换为频闪模式,为后方的战友示意。
着陆转向顺风,此时的下降速度还是太快,不用看手腕的手表,陈严就知道超过每秒十米了。
陈严急忙双手用力地扯住刹伞棒,猛地向屁 股底下大拉了一把。
利用区区几十米的高度、转瞬即逝的时间,陈严要将降落瞬间的速度控制在每秒六米以内,否则自己的双腿有可能摔断。
每秒六米是个什么概念呢?
换算成更直观一点,时速是21.6公里,大致和普通的两轮电动车差不多。
如果没有跳伞的条件,但是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体验一下。
——骑着电动车,拧足了油门,迎头撞向一堵坚固的墙壁。
——或者,让一个好朋友开车,以时速二十公里的速度撞过来。
(打个比方,可千万不要尝试啊......狗头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