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伍岭云不无遗憾的说:“如果,我们有一部察打一体无人机就好了。”
可是战争没有“如果”。
而且大型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不是手一扔就能飞出去,需要充足的后勤和技术保障,以这支八个人的特战小队,根本就操纵不了。
事事都有“如果”的话,还不如设想一颗东风-5B。
伍岭云可以遗憾,但是陈严不行,因为他是指挥员。
指挥员需要利用现有的装备,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极速思索片刻之后,陈严询问:“你需要多少距离?”
伍岭云快速做出判断:“向前移动三公里,准行!”
陈严当机立断:“好,那我们就给你抢出三公里的距离。”
陈严站直身子,雨水肆意地往他脸上怕打。
胡乱地在脸上抹了一把,但是雨水紧接着又密布下来。
陈严索性放弃了,拽了拽奔尼帽的帽檐遮挡住眼睛,迎着大雨低喝着命令道:
——“长箭,和我组成尖兵组,前出80米引导前进:”
——“冷枪,滞后50米,担任后卫;”
——“秀才负责指挥主队,注意警戒两翼;”
瓢泼的大雨中,战友们无声地点点头,陈严向着前方大手劈下去:“直线前进,抢在西里姆瓦米离开之前将他干掉。出发!”
完全陌生的环境,陈严和孙上明稍稍拉开了几米的横向间隔,一左一右地快速前进着。
此时已经不再是热带雨林环境,大雨似乎要在夜视仪前边悬上一道帘子。
孙上明索性将夜视仪摘了下来,相对于技术装备,此时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行进之间,孙上明侧头提醒了一句:“夜鸮注意,要靠近工矿区了!”
在雨幕之中,陈严果然发现了一排工矿车间,刚想询问情况的时候,余光却扫见前方传来了一道光柱。
陈严急忙低喝一声:“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