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沟里,麻袋散落一地,有几个己经破了,金黄的玉米粒洒在泥土上。
几个社员正手忙脚乱地扶驴子,还有个老汉坐在地上揉着脚踝。
“老刘头!伤着没有?”崔大壮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
老汉摇摇头:“没事,就是崴了下脚。”
他心疼地看着洒落的粮食:“这些粮食......”
李卫东蹲下身检查了一下麻袋:“破的不多,大部分还能用。”
他从兜里(实际是从空间)掏出一卷麻绳:“我来帮忙。”
在众人的努力下,不到半小时就把现场收拾妥当。
崔大壮抹了把汗,对李卫东投来感激的目光:“多亏李同志了。”
李卫东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
这时他注意到一个瘦小的身影躲在树后——是早上那个小女孩,正怯生生地往这边张望。
“你怎么来了?”李卫东走过去轻声问道。
小女孩从背后拿出一个布包:“奶奶让我给叔叔送饭......”
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两个还温热的窝头和一块咸菜。
李卫东心头一热,蹲下身平视着小女孩:“谢谢你,也谢谢奶奶。”
他接过窝头,发现底下还藏着一个煮鸡蛋。
“这是......”
“我爹爹让奶奶煮个鸡蛋给你。”小女孩认真地说。
这句话让李卫东的眼眶有些发热。
他小心地收好鸡蛋,从空间里取出两个牛肉罐头塞进小女孩的口袋:“带回去和弟弟妹妹分着吃。”
回到晒谷场时,己经有不少村民在排队等候。
李卫东和崔大壮商量后,决定在晒谷场支张桌子现场收购。
“乡亲们!”崔大壮站在一块石头上高声宣布,“这位是城里来的李同志,专门来收购咱们的农副产品!价格公道,还给大家换票证!”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一个驼背老大爷挑着担子挤到前面,一头是鸡蛋,一头是土豆。
“同志,这鸡蛋咋收?”老大爷小心翼翼地问,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李卫东拿起一个鸡蛋对着阳光仔细检查:“五分钱一个,土豆暂时不收。”
老大爷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土豆可新鲜了......自家种的......”
李卫东想了想:“大爷,您家里还需要什么票证?布票?糖票?我可以登记下来,下次带来。”
老大爷眼睛一亮:“我闺女要出嫁,缺布票做新衣裳......”
“没问题,”李卫东在本子上认真记下,“下次给您带五尺布票来。”
老大爷千恩万谢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