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自卫军的‘群众智慧结晶’!条件有限,咱们就得想土办法!”
“想想看,咱们用土法都能搞出青霉素,都能搞出‘黑风牌’手榴弹,这玩意儿,还能比那个更难?”林好眼神带着一种“神启”般的光芒(其实是装的),“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启示!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陈博文被林好这套组合拳打得有点晕。
什么适应性创新,什么群众智慧结晶,什么上天启示……虽然听起来很离谱,但偏偏这位大帅总能搞出些匪夷所思却又效果拔群的东西。
他犹豫了一下,咬咬牙:“好!大帅!我们试试!不过……安全第一,这东西的强度和闭锁……”
“安全当然重要!”林好立刻点头,“多做试验!用料足一点!炸膛了就改进!咱们有的是时间和……呃,废铁!”
于是,军械修理铺继手榴弹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造孽”。
工匠们看着林好画的那些“鬼画符”,又听了陈博文转述的“大帅指示”,一个个面面相觑,然后硬着头皮干了起来。
他们找来废弃的枪托,锯掉;找来缴获枪械上还能用的扳机零件,拆下来研究;用土法炼出来的劣质钢铁,敲敲打打,试图做出那个简陋到极致的枪机。
“砰!”试验场上传来闷响,伴随着一股黑烟,一截充当枪管的钢管炸成了麻花。
“哎哟!我的手!”一个工匠捂着手腕,被巨大的后坐力震得龇牙咧嘴,差点脱臼。
“不行!这闭锁根本锁不住!子弹打出去没劲儿!”
“枪机太涩了!拉不开栓!”
“十米靶都打不上!子弹乱飞啊!”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试验场旁边,专门用来埋失败品的土坑越挖越多,越挖越大。
陈博文急得嘴角都起了泡,好几次想去找林好说这事儿干不了,但都被林好用各种理由怼了回去。
“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这才哪到哪?继续试!”
“相信自己!你们是最棒的(棒槌)!”
终于,在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材料,炸了多少根管子,熬了多少个通宵之后,一支看起来极其丑陋、浑身散发着“不靠谱”气息的玩意儿,被小心翼翼地抬到了林好面前。
它通体黝黑,金属部件带着粗糙的打磨痕迹,枪托就是一块简单削了形状的硬木,枪管看起来傻大黑粗,枪机部分更是简单到令人发指,就是一个旋转后拉式的栓,看起来异常单薄。
“大帅……这……这是第一支勉强能打响的……”陈博文声音干涩,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油污,“我们试了十发子弹,没……没炸膛。就是……后坐力特别大,精度……基本上十米内指哪打哪,二十米外就得看信仰了。”
林好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掂了掂这支沉甸甸的“烧火棍”。
入手冰凉,粗糙,带着一股浓烈的铁锈和火药味。
“拉出去,打几枪看看!”
试验场上,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被选中执行试射。
他检查了一下枪机,笨拙地塞进一颗7.92毫米的毛瑟弹(这是他们目前相对较多的弹药),然后旋转枪栓,将其锁住。
动作很别扭,很费力。
老兵举起枪,对着二十米外的一个木靶,深吸一口气,扣动了扳机。
“吭!”
一声沉闷但异常响亮的枪声炸响!
枪口喷出一股浓烈的黑烟,老兵的肩膀被巨大的后坐力顶得猛地一晃,差点没站稳。
所有人都死死盯着远处的木靶。
子弹……打中了!虽然偏离了靶心,但确实嵌在了木靶的边缘!
“中了!中了!”王大彪兴奋地大叫起来。
“再来!”林好命令道。
老兵笨拙地拉开枪栓,滚烫的弹壳被手动抠了出来,他又装填了一发子弹。
“吭!”
又是一枪!这次打在了靶子旁边的土堆上。
“吭!”
第三枪,再次命中木靶!
虽然精度感人,后坐力惊人,装填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这支丑陋的“烧火棍”,它真的能用!它真的能把子弹打出去!
李墨涵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他快步上前,抚摸着这支还散发着硝烟热气的土枪,如同抚摸着稀世珍宝。
“此枪虽简陋,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声音高亢,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看向林好,“大帅!此乃‘燎原’之始!此枪,当名‘燎原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