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巴图虎 > 第625章 牧场重编

第625章 牧场重编

只,“记入《互助册》,” 年底由宗正府核验。丈量官的算盘声此起彼伏,每户的牛羊数量、帐篷大小都被登记在册,蒙古文记录牲畜数,汉文核算税负,两相对照无误后才画押。

汉人书吏与蒙古千户合编户籍,册页左侧画狼纹代表部落,右侧写汉文 “民户”“军户” 区分 —— 塔塔儿部余众中,原怯薛军户仍编军籍,普通牧民入民籍。书吏用毛笔蘸松烟墨,在桑皮纸上记录:“阿勒坛户,男丁七,女口五,” 羊三百二十只,牛四十五头,“按‘十羊输一’制,” 年纳羊三十二只,“可折成粮食或布匹。”

,!

蒙古千户帖木儿(非叛党)负责核对牲畜数量,他的算盘珠子是牛角制的,每颗刻蒙古数字。“这户的羊数不对,” 他指着册页,“实际比登记少十五只。” 书吏立即重核,发现是计数时漏算了小羊羔,当即补注 “羔十五,待成羊后补输”。编户完成后,户籍册一式三份,部落存一份,宗正府存一份,枢密院存一份,每份骑缝处盖三族官印,确保无篡改可能。

部落长老豁尔赤带着二十余户抵制编户,他们的毡帐扎在界碑外,帐前竖起旧部的狼纛:“我们只认黄金家族的号令!” 豁尔赤的狼首符是成吉思汗时期的旧物,符面无磁石夹层,却刻着 “开国千户” 字样,“萧虎一个汉人,” 不配划分我们的牧地!

萧虎并未动武,而是命人送来三十只羊、五头牛:“这些是赏赐,” 他对围观的牧民道,“按《大扎撒》,” 抗拒编户者没收全部财产,“但我给你们三日考虑,” 三日后续航的户,“加倍分牛羊,” 顽抗者则逐出牧地。阿勒坛暗中劝说豁尔赤:“帖木儿已败,” 黄金家族自顾不暇,“萧虎握虎符,” 抗命只会饿死更多人。第三日清晨,豁尔赤的毡帐悄然迁入界内。

虎卫营的驼队运来赈济物资,每车物资都贴封条:“宗正府监发”,封条含硫量与符牌一致,可验真伪。牧民按户籍册领取:每户得青稞种子二斗,按《农桑辑要》的 “塞外种植法” 调配;过冬的毡毯用羊毛与汉地棉花混纺,比传统毡毯更保暖;还有西域传来的新式犁铧,铁制犁头含碳量适中,适合草原硬土。

汉人农师在营地设棚传授种植技术,用沙盘演示青稞的播种间距:“每步播三粒,” 行距五寸,“比传统撒播增产三成。” 年轻牧民围着观看,老人们则更关心牛羊疫病防治 —— 萧虎早请来了西域兽医,带来波斯文的《医牛经》抄本,用蒙古语讲解如何识别牛瘟症状。物资与技术的双重援助,让原本疑虑的部落渐生信任。

萧虎按蒙古传统在营地中央杀牛祭天,牛血盛入三只牛角杯,分呈部落长老、蒙古千户、汉人农师。萨满念诵祝词,将牛耳割下分挂三方帐前:“狼不欺虎,虎护狼崽,” 天地作证,“若违此誓,” 让牛羊死绝,“子孙为奴。” 阿勒坛饮下牛血后,将自己的狼首符与萧虎的虎符系在一起,挂在祭天的松木杆上 —— 这是蒙古最郑重的盟约仪式。

盟约文书用牛皮制成,蒙汉双语书写,末尾押三方指印:部落的狼血印、蒙古千户的朱砂印、汉官的墨印。萧虎命人将牛皮盟约藏入铜匣,匣内铺防潮的羊皮,与户籍册一同存入部落的议事帐。“这匣子每月需由三方共同开启检视,” 他对阿勒坛道,匣锁的钥匙分三把,“少一人便打不开,” 这是防止单方毁约的制衡之术。

萧虎返回和林后,立即将塔塔儿部安抚措施写入《双纹大扎撒》“部族篇”:“凡叛部余众,” 归顺后三年无过者,“恢复千户待遇,” 牧地按 “旧地七成,新地三成” 分配,“编户造册需蒙汉双语,” 每五年核验一次符牌。修订后的法典刻碑立于宗正府前,碑侧增刻塔塔儿部的狼纹,与虎纹形成对称 —— 这是权力平衡的视觉象征。

宗正府的《部族档》新增 “塔塔儿部安抚案”,附户籍册、盟约、符牌拓片等物证,档册用磁石装订,与符牌库的核验系统联网。克鲁伦河的水流过重新划分的牧地,牛羊的叫声与农师的讲解声交织,萧虎的安抚不仅是权谋的怀柔,更是将部落纳入制度轨道的长远考量 —— 就像这草原上的规矩,既要尊重传统,更要适应新的秩序。

喜欢巴图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