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说:“我在镇上吃饭的时候,吃到过蒜黄,价格还挺贵,既然别处有的卖,咱们村里也能种,到时候你去指导大家吧。”
“这个特别简单,人人都能学会,可以叫婶子按照我说的法子,种一盆试试。”
村长回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村长媳妇说:“就在盆里种一点,只够自家吃的,哪有多余的拿出去卖。”
“多种一些不就行了,铭丰媳妇说她家一平方米的大木箱子,一次可以收割16斤蒜黄,要是家家都种两木箱子,最少也有30斤。
国营饭店的人说,蒜黄零售2毛钱一斤,就算是收购价1毛钱一斤,30斤也有3块钱的收入,补贴家用不是挺好的。”
……
村长是一个干实事的人,通知村民们开会,说了种蒜黄的事。
“这东西咱们公社还没有,是国营饭店的人在外县买来的,要是咱村每家都种一些,冬天不仅能多一个新鲜蔬菜,还能多一笔收入。”
有村民问道:“我们要是种出来,大蒜谁出?交上去后是首接算钱还是算工分,都要说清楚了。”
“大蒜每个人家里都有,你们自己出,长成蒜黄后统一上交,我去找公社的人牵头卖出去,年底给大家结算。”
村民们听村长说的很心动,蒜黄的生长周期在20天左右,不要一个月就能有3块钱的收入,谁不想要。
没有干活挣的工分多,但胜在不费什么事。
又有村民提出疑问:“既然种蒜黄这么简单,大家都种了,卖不出去怎么办?”
村长说:“反季节的蔬菜,赚的就是一个短期钱,现在能赚钱就行,实在卖不出去,只当给家里添菜。”
有人觉得不靠谱,有人觉得能给家里增添收入是好事。
周敏和沈佳乐在最后面听着。
“弟妹,要是大家都种,咱们会不会受影响?”
“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等到大家的蒜黄长出来后,咱们的腰包己经鼓了,就算降价也有的赚。”
“那咱们的蒜黄要交给村长吗?”
“到时候我们跟着大家,交一箱子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