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刘二娃因祸得福了!”王二哥说。¢v!7`x`s-w′.+c,o?m/
“可不。当时电影已经开始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还有电影里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响得人心里更加慌慌的。大家围在大门外转来转去,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争着往大门的门缝里瞧,看能否瞄得到一星半点电影的影子不。正当挤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大门突然打开,差点让挤在前面的几个娃儿大小摔倒在地。检票人员领着一个背着双手干部模样的人走了出来说,今天刘二娃受了伤,为了弥补损失,公社同意没买票的小娃儿们免费看一场电影。我们一听高兴坏了,一蹦三尺高,大家一下子钻进公社大门,消失了公社大院各个角落,有的站着,有的踮起脚尖,都用眼直盯盯地看着银幕,耳朵听着喇叭里的声音,专心专意、津津有味地看起电影来。”
“哎呀,机会真难得呀!”王二哥说。
“当时大家心中除了电影啥子也没有,忘记了一切。”王幺爸更加感慨。
“现在那个还稀罕看电影呢!”王二哥说。
“也是哈,但那次看的电影,就是战斗故事片《英雄儿女》,电影中英雄王成‘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的高喊声,以及战场上激烈的战斗场面,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英雄形象,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秒a章·}节?小.说^网? _首¤发1o”王幺爸说。
“当时的战斗故事片最受老百姓欢迎,特别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的,更是让大家非常喜欢!”王二哥说。
“对对对,除了这次看电影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外,还有一次看电影,更让我记忆犹新。”王幺爸继续说。
“这次是啥子时候的事呢?”王二哥问。
“时间大约是1977年,看一场电影,对于我们乡坝头缺少文化、缺少精神娱乐的农民来说,简直是一种天大的享受。那时放电影,只有公社有个电影放映队,全公社几个生产大队轮换着来,可常常要等上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而经常放电影只有山王区公所场镇、刘家洞煤矿电影院,但要买票才能看,我们没钱去了也白搭。而公社办的擦耳岩煤矿和正在修建的葫芦口水库,为了鼓舞煤矿工人和修建水库劳动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搞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隔三差五地经常组织播放露天电影,又不要电影票,这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t*i^a\n*l,a,i.s,k/.?c.o?m¢所以我们生产队的大人、娃儿就经常不怕山高路远、夜黑风高,也要跑去看。尽管去葫芦口水库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而且还要路过许多坟地,翻过好几道黑松林,但再苦再累再难再害怕,就是打霜落雪下大雨,也挡不住我们跑去看电影的热情。”
“那时看电影的热情,真的不摆了!”王二哥感慨道。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们生产队的钟大娃、倪大娃、廖大娃等好几个,电筒都没拿就跑了。那天晚上是月尾二十几头月黑头,没有一个星星,也没有一丝月亮,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走到公社果园与长岭大队交界处,那儿有三个大堰塘。走着走着,突然大家找不到路了。天又黑得看不见,几个人围着那几个堰塘转了好几圈,最后才在一个过路人手电筒照射指引下,我们才找到回家的路。”
“哎呀,真有点后怕!”王二哥说。
“据上了年纪的老辈子说,我们遇到‘鬼打墙’了。啥子是‘鬼打墙’呢?按照乡村老辈人传说,就是鬼在你走的路上四周围起几堵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有影子的墙,设下圈套,布下天罗地网,如果你不小心钻进这个圈,只能在里面四处碰壁,转来转去总是转圈圈,就是找不到出路。在‘鬼打墙’内如果没人指点和帮助,你根本走不出这个圈子,最终直到把你困死在里面为止。”
“‘鬼打墙’这么可怕?”王二哥好奇地问。
“传说的,估计也很可怕。”王幺爸继续说,“当时,不懂‘鬼打墙’厉害的我们一伙,一听吓毛了,鬼多可怕呀,一听说哪儿哪儿有鬼,就别提有多虚心、多害怕。大家都晓得,鬼住在哪儿?当然是坟地里呀!人死了埋进坟,就要变成鬼。白天还好说,鬼怕阳光不敢出来,可一到夜晚,特别是路过坟地,大家就用眼睛死死地盯着坟堆,生怕从坟里钻出个脑袋来,叫你的名字,喊你站住!哪真是连大气都不敢多出,只有叮叮咚咚、风风火火地跑过坟地,边跑边用耳朵仔细听听,看是否后面有鬼追来了。等跑过了坟地,才敢出一口大气。每次过坟地,都感觉眼花缭乱,身上冷汗直冒,整个全身冰凉冰凉,浑身都像筛了糠散了架一般,大气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