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任务后,眼下更迫切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子弹。-捖?本¢榊′栈` ?耕′欣.醉`全?
没有子弹,修复再多的枪也是枉然。
莫兴华将目光投向了土制炸药。
如果能制造出威力尚可的爆炸物,比如手榴弹,不仅能解燃眉之急,也能作为与抗日武装交换物资的筹码。
而制造土制炸药,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火药问题。
这个时代,根据地最常用的便是黑火药。
黑火药的配方并不复杂,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
但其威力的强弱,却与原材料的纯度、颗粒的细度以及配比的精确度息息相关。
莫兴华记得,下柳庄似乎有一个小小的鞭炮作坊,是村民逢年过节燃放鞭炮的来源。
他决定去那里看看。
鞭炮作坊位于村子西头,一间不起眼的土坯房,门口挂着一块褪了色的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李记花炮”。
作坊的主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姓李,佝偻着背,终日与硫磺硝石为伴,身上总带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莫兴华说明来意,希望能观摩一下黑火药的制作过程。/w?o!s!h!u·c*h_e?n~g,.·c!o*m¨
李老头倒也爽快,领着他进了作坊。
作坊内部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粉尘。
地上堆放着一些发黄的硝土、颜色不纯的硫磺块和烧制粗劣的木炭。
几个学徒工正在用石碾子费力地碾磨着原料,动作缓慢而随意。
莫兴华看了一会儿,眉头便紧紧地皱了起来。
这里的黑火药制作工艺,实在是太粗糙了。
原料提纯几乎没有,配比全凭经验,研磨也只是象征性地碾几下,颗粒粗大不均。
怪不得这个时代的土制鞭炮威力那么小,经常只是“噗”的一声,连响亮都谈不上。
“系统,扫描这些黑火药的成分和性能。”莫兴华在心中默念。
【扫描分析启动……】
【目标:李记花炮作坊土制黑火药】
【主要成分:硝酸钾(含量约55%,杂质较多),硫磺(含量约15%,含有大量不溶性杂质),木炭粉(含量约30%,燃烧不充分,灰分高)】
【性能评估:燃烧速度缓慢,爆燃不完全,威力低下,约为标准军用黑火药的30%-40%。+求/书-帮^ .哽!芯.最*筷~】
果然不出所料。
这样的黑火药,别说用在枪械上了,就算做成手榴弹,威力也堪忧。
必须进行改良!
莫兴华想到了苏婉。
她是燕京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对于化学药品的提纯和配比,应该比自己这个半吊子要专业得多。
回到铁匠铺,莫兴华找到了正在帮王大婶晾晒草药的苏婉。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清秀的脸庞上,渡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却难掩那份与生俱来的书卷气和优雅气质。
如果不是这该死的战争,她现在应该在窗明几净的大学实验室里,摆弄着精密的仪器,探索着化学世界的奥秘。
莫兴华心中闪过一丝怜惜,随即开口道:“苏小姐,有点事情想请教你。”
苏婉抬起头,清澈的眸子望向他:“莫大哥,你叫我苏婉就好。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两人之间的称呼也随意了许多。
莫兴华将自己在鞭炮作坊的所见所闻,以及对黑火药改良的想法,简略地说了一遍。
“我想,如果能提高硝石和硫磺的纯度,并且精确控制三种原料的配比和研磨细度,或许能大幅提升黑火药的威力。”
苏婉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她虽然是学化学的,但对火药这种东西接触不多。
不过,莫兴华提出的改良思路,却与化学提纯和反应动力学的原理不谋而合。
“你说的很有道理。”苏婉点了点头,“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可以通过重结晶法进行提纯,去除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硫磺也可以通过加热熔融、过滤或升华的方式提纯。”
“至于配比,我记得书上似乎提到过,军用黑火药的经典配比是硝石75%,硫磺10%,木炭15%。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的最佳配比,还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
听到苏婉条理清晰的分析,莫兴华眼前一亮。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