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赤胆军魂:亮剑之工业救国 > 第三十二章 “莫氏军火”声名鹊起

第三十二章 “莫氏军火”声名鹊起

秋收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晋西北的山风便己带上了刺骨的寒意。\2.c¢y,x~s?w-.?n¨e-t/

山洞兵工厂的生产热情,却如同这凛冽寒风中的一团烈火,越烧越旺。

王虎游击队送来的那批丰厚物资,如同给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加足了燃料。

“莫氏铁拳手榴弹”和“莫氏复装弹”的产量,在所有工人的共同努力下,节节攀升。

手榴弹的日产量,己经稳定在八十枚左右,最高峰时甚至能突破一百枚!

复装子弹的日产量,也从最初的一百多发,稳步提升到了三百余发!

这些闪烁着冰冷寒光的“钢铁与火焰”,通过黑风口游击队这个日渐成熟的“中转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晋西北各个抗日武装的手中。

它们在一次又一次与日伪军的殊死搏斗中,展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恐怖威力!

“轰隆!”

一枚“莫氏铁拳手榴弹”在日军的机枪阵地旁轰然炸响!

坚固的沙袋工事被炸得西分五裂,泥土和碎石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

歪把子机枪被炸翻在地,枪管扭曲变形,几个鬼子机枪手更是被炸得血肉模糊,当场毙命!

失去了火力压制的日军,阵脚大乱,被八路军战士们一拥而上,打得抱头鼠窜!

“砰!砰!砰!”

装备了“莫氏复装弹”的八路军神枪手,在百米开外,精准地将一个个探头探脑的伪军士兵撂倒在地!

清脆的枪声,如同死神的催命符,让那些二鬼子闻风丧胆,再也不敢轻易露头!

“莫氏军火”的名声,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晋西北的山山水水。`精·武*暁/税?蛧^ ·勉′沸?越,毒+

“听说了吗?黑风口的王老虎,最近可是鸟枪换炮了!”

“可不是咋的!他们手里的家伙什,比他娘的小鬼子的还厉害!”

“都说是从一个姓莫的神仙师傅那里搞来的,那手榴弹,一炸一大片,比小钢炮还带劲!”

“还有那子弹,打得又远又准,一枪一个准,跟长了眼睛似的!”

各种各样关于“莫师傅”和他制造的“神仙军火”的传说,在根据地的军民口中流传开来。?武+4!看!书′ !埂/欣.蕞`全,

虽然这些传说大多添油加醋,充满了夸张的成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莫氏军火”在实战中展现出的巨大威力,以及各部队对其的迫切渴望。

一些规模较大、消息也更灵通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开始对这个在晋西北声名鹊起的“莫师傅”和他神秘的山洞兵工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黑风口游击队打探消息,希望能与这位“军火奇才”建立联系,从他那里获得更先进、更可靠的武器装备。

毕竟,在这个缺枪少弹、强敌环伺的年代,任何能够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机会,都弥足珍贵。

山洞兵工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繁忙。

莫兴华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他不仅要负责兵工厂的日常生产和技术攻关,还要抽出时间,接待那些慕名而来的“客户代表”(大多是其他抗日武装派来的联络员)。

这些联络员,来自不同的部队,有的是八路军的正规军,有的是地方游击队,还有一些是自发组织的民间抗日武装。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搞到“莫氏军火”!

莫兴华深知,这些都是浴血奋战在抗日第一线的英雄部队,他们对武器弹药的需求,比任何人都要迫切。

因此,在不影响自身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他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当然,交易的原则依旧是“以物易物”。

粮食、布匹、药品、以及最重要的——各种废铜烂铁、化工原料,都是莫兴华优先考虑的“硬通货”。

通过这些交易,山洞兵工厂的原材料储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

更重要的是,莫兴华也借此机会,与晋西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建立起了广泛而友好的联系。

这不仅为“莫氏军工”未来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稳定的原料来源,也为他个人积累了宝贵的人脉和声望。

当然,树大招风。

“莫氏军火”的声名鹊起,也引起了日伪军的高度警惕。

他们开始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晋西北地区八路军的火力和战斗力,似乎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手榴弹和子弹的质量上,更是今非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