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彪带着那批“宝贝疙瘩”——五十枚“莫氏铁拳手榴弹”和两百发“莫氏复装子弹”,兴高采烈地返回了独立团驻地。!零+点/看_书~ `已+发*布!醉,歆¨漳/结-
当他将这些闪烁着冰冷寒光的“神仙家伙”摆在李云龙面前时,这位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独立团团长,眼睛都首了,口水差点没流出来。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李云龙拿起一枚“莫氏铁拳手榴弹”,在手里掂量着,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冰冷的金属质感,脸上乐开了花。
“大彪!你小子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这玩意儿,比他娘的小鬼子的甜瓜手雷还要带劲!”
他又拿起一颗“莫氏复装子弹”,仔细地端详着那尖锐的弹头和光洁的弹壳,赞不绝口:“这子弹,做得也忒地道了!比咱们以前用的那些‘万国牌’强了不止一百倍!”
张大彪得意地挺了挺胸膛,将自己如何与莫师傅“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的过程,添油加醋地吹嘘了一番。
当然,他隐去了自己被莫兴华“反将一军”,答应帮忙寻找“天上掉下来的铁疙瘩”的糗事。
李云龙听得是眉开眼笑,不住地夸赞张大彪能干。
他当即便将这批“莫氏军火”视为珍宝,锁进了自己的小金库,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给小鬼子来个“惊喜”。
不过,李云龙这个人,向来是雁过拔毛,从不吃亏。′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
他虽然对莫兴华的“慷慨解囊”感激涕零,但心里却打起了新的小算盘。
这个莫师傅,既然能造出这么厉害的家伙什,那他手里肯定还有更好的东西,或者掌握着更先进的技术!
如果能把这些技术学到手,那他独立团岂不是也能自己造枪造炮了?
到时候,还用得着看别人的脸色,求爷爷告奶奶地去“化缘”吗?
想到这里,李云龙的眼睛又开始放光了。
他立刻把张大彪叫到跟前,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几天后,张大彪再次来到了山洞兵工厂。
不过,这次他可不是空着手来的。
他带来了一份“厚礼”——几匹从地主老财那里“借”来的上好绸缎,几瓶从日军军官手里“缴获”的东洋清酒,还有几条从根据地老乡那里“换”来的风干腊肉。
这些东西,虽然依旧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但比起上次那些破铜烂铁,己经算是诚意十足了。
莫兴华见到张大彪去而复返,而且还带来了礼物,心中不由得有些纳闷。
这个李云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张营长,您这是……”莫兴华有些不解地问道。
张大彪咧嘴一笑,露出一副憨厚老实的表情,说道:“莫师傅,上次多谢您的慷慨支援!我们李团长对您是感激不尽,特意派俺送上一些薄礼,不成敬意。·l_o*v*e!y+u,e~d?u,.,o·r′g¢”
“另外,”张大彪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我们李团长说了,莫师傅您这里的技术,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独立团的那些铁匠,都是些粗手笨脚的庄稼汉,跟您比起来,简首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们李团长想派俺来,跟着莫师傅您学习学习,长长见识,也算是……嗯,提高一下我们独立团的‘技术水平’。”
说着,他还煞有介事地向莫兴华鞠了一躬,活像一个真心求学的徒弟。
莫兴华闻言,差点没笑出声来。
好嘛!
这个李云龙,还真是打蛇随棍上,一点亏都不肯吃!
上次来“化缘”军火,这次又派人来“学习技术”!
这算盘打得,可真是精明啊!
不过,莫兴华转念一想,倒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独立团虽然穷,但人多枪多(虽然大多是些破烂货),而且李云龙这个人,打仗鬼点子多,说不定真能从他那里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帮助。
如果能将独立团的那些铁匠也培养起来,不仅能减轻山洞兵工厂的生产压力,更能将“莫氏军工”的技术,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
这对于整个抗日战争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
“张营长客气了。”莫兴华微微一笑,说道,“学习技术,共同进步,这是好事。我们山洞兵工厂,也欢迎所有愿意为抗日战争贡献力量的同志。”
“不过,我们这里的条件比较简陋,技术也还在摸索阶段,恐怕……教不了张营长太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