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的胜利,将1940年推向尾声。~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
晋西北的山区再次被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覆盖,气温骤降,严寒刺骨。
然而,盘龙峪新兵工厂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炉火昼夜不熄,水力机械传动轴发出低沉的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而有序。
这一年,对于“莫氏军工”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也充满辉煌的一年。
在莫兴华的带领下,兵工厂经历了反“扫荡”的血与火的洗礼,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战略转移,并在盘龙峪这个新址扎下了根基。
他们不仅成功地将“黑色闪电”这种革命性炸药应用到实战武器中,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莫氏地雷”、“莫氏霹雳雷”和“莫氏攻坚炸药包”这“三大杀器”的稳定生产和初步量产。
这些武器在百团大战中大显神威,改变了晋西北的战局,成为了八路军克敌制胜的有效辅助力量。
同时,在捷克式轻机枪的修复和部分关键零部件的仿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几挺修复后的捷克式机枪重新回到了战场,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也为兵工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7^6′k·a.n·s^h_u_.¢c_o?m¢
莫兴华在年终总结会议上,肯定了全体同志在过去一年里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他指出,山洞兵工厂己经从一个最初的微型手工作坊,成长为晋西北地区名副其实的“兵工支柱”,其技术实力和对根据地的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他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挑战:捷克式轻机枪的完全自主仿制之路仍然遥远而艰巨,特别是核心部件的精密加工和材料冶炼,依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两座大山;而最根本的,是困扰兵工厂己久的电力瓶颈,这严重制约着兵工厂向更高水平工业化迈进的步伐;此外,兵工厂的人才队伍虽然有所壮大,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依然匮乏,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幻.想/姬+ ?勉_废`岳+黩`
为此,莫兴华制定了兵工厂在新的一年里更长远、更宏伟的发展规划:他决心要彻底攻克捷克式轻机枪的仿制难题,使其实现大规模量产,全面提升八路军的自动火力。
他计划想方设法解决电力瓶颈,无论是通过修复缴获的柴油发电机,还是探索其他可行的发电方式,都将是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
他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建立更系统的培训机制,培养更多懂技术、有文化的“红色工程师”。
苏婉在兵工厂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她不仅在化学研发领域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更在兵工厂的管理、生产协调、技术资料整理、以及工人生活保障方面,成为了莫兴华最得力、也最不可或缺的助手。
在共同经历战火的洗礼和技术的攻关中,两人的感情线也更加稳固和深化,成为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和精神支柱。
兵工厂的团队凝聚力空前强大,初步建立起一套虽然简陋但却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体系。
每一个工人,都以自己是“莫氏军工”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就在莫兴华展望未来之际,系统也似乎在响应着他的雄心壮志。
【检测到宿主完成多项高难度武器研发与生产任务,在反“扫荡”和百团大战中做出卓越贡献,显著提升根据地军事力量!】
【恭喜宿主:‘钢铁火种’里程碑达成!】
【系统升级中……】
【系统版本升级至1.6!核心功能优化完毕,新的模块加载中……】
【解锁模块:【初级电力系统设计图纸库】】
【解锁模块:【简易工业机床图纸库(车床、铣床、钻床雏形)】】
【解锁技能:‘高级机械加工Lv1’(提升宿主对复杂机械加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贡献点奖励:150点(感谢宿主为共和国军工事业的卓越贡献)】
一连串清晰而悦耳的系统提示音在莫兴华脑海中响起,让他精神大振,眼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系统升级了!而且解锁的模块,正是他目前最急需、也最期盼的!
“初级电力系统设计图纸库”!这简首是雪中送炭,为他解决电力瓶颈指明了方向!
“简易工业机床图纸库”!这更是天大的惊喜!
有了这些图纸,他们就能摆脱纯手工和土法水力磨床的限制,向真正的机械化加工迈进,这将极大地加速捷克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