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则承担起了更重要的“质量总监”的角色。
她不仅要负责对采购的原材料(如薄钢板、钢丝)进行初步的质量检验,还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工序(如模具的精度、弹簧的热处理参数、零件的加工尺寸)进行抽查和记录,并对最终出厂的每一个弹匣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例如手动装填和退卸子弹,检查供弹是否顺畅)。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保证“莫造弹匣”的质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这一系列的“鸟枪换炮”式的技术改造,盘龙峪兵工厂的弹匣生产线焕然一新。弹匣的月产量,从之前勉强维持的几十个,一举突破到了一百五十个以上,而且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卡壳率也大幅降低。
当第一批经过全新工艺生产出来的、表面闪烁着均匀金属光泽、供弹顺畅有力的“莫造精品弹匣”摆在莫兴华面前时,他知道,兵工厂在轻武器核心配件的自主生产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这不仅为后续“晋造捷克式”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根据地其他部队解决弹匣短缺问题提供了可能。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几台来之不易的机床和那微弱却充满希望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