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李信率领大军进入辽州,胡人东躲西藏,不与他们正面交锋。.d~i\n·g^d?i_a*n/k′a.n.s¨h!u~.~c+o*m¨
他们这么多大军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让李信也很恼火。他虽再三督促各军出战,寻找胡人主力歼灭!可各军也有自已的小算盘。胡人多骑兵。他们多步军。一旦战败,那可是要承担战败责任的。当地的辽州军抱着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动作迟缓。龙骧军、神威军这些外调的军队倒是求战心切。可他们人生地不熟的,面对本乡本土的胡人骑兵,他们有心无力。现在曹风这位小侯爷以少胜多,力斩二百多颗胡人的首级。这让镇国公李信很高兴!这算不得什么大胜!可比起各军的战绩而言,已经好太多了。更重要的是,能鼓舞军心士气。让各军将士知晓,胡人也就那样,打破他们对胡人的畏惧心理。“曹风乃是将门虎子!”镇国公李信对众将道:“此番他力斩二百多颗胡人首级,在一众世家子弟中拔得头筹,当重赏!”李信这么说了,众将也都纷纷附和。“他领军杀了这么多胡人,理应重赏,振奋士气!”“国公爷英明!”“......”众将这么说,辽州军都督公孙破军的脸上满是笑容。,q?i~s`h-e+n′p,a¢c!k^.-c¨o.m?这重赏的是曹风,可他们辽州军脸上有光啊!辽州军以前是辽州卢家的基本盘,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他公孙家在辽州军的势力很弱。可皇帝将他提拔上来,就是为了制衡卢家。卢家自然是知晓的,对他阳奉阴违,搞得他也没拿得出手的战绩。如今曹风打了这么一个胜仗,让他脸上有光,也能给上头交差,他自然对曹风另眼相看。“拟令!”李信沉吟后对坐在一侧的书记官吩咐。“曹风勇猛机智,一战斩首胡人首级二百零八颗,生擒三人,缴获战马甲胄兵刃数百!”“曹风此战大振我军士气,特授曹风为正八品宣节校尉,擢升为辽州军山字营指挥使!”嘶!军帐内不少人倒吸凉气。曹风先前只不过是一个正九品的仁勇校尉而已。这一跃成为了正八品的宣节校尉,这可是连升几级呀!要知道这中间看似只是正八品和正九品的区别。可按照大乾军队的等级制度,实际上还有许多细分。分别为从八品下归德司戈、从八品御辱副尉、从八品上御辱校尉、正八品下怀化司戈、正八品的宣节校尉。曹风这位小侯爷一口气连升六级!这太让人震惊了!更重要的是。曹风先前仅仅实授山字营甲队队正,手底下管着一百多人。_j!i′n*g·w,u′x·s+w~.¨c_o,m*如今一跃成为山字营指挥使,手底下有近千人。这晋升速度放眼大乾,只有开国时候的将领们有如此殊荣。“国公爷!”“曹风虽立下功劳,可这一口气连升六级,怕是不妥。”“若是别的将士立下更大的功劳,那该如何奖赏?”幽州军都督当即就提出了质疑。“是啊!”“这封赏太重了!”“曹风年纪轻轻,就让他担任山字营指挥使,怕是难以服众!”“......”镇国公李信深得皇帝信任。这一次他领兵出征,除了御赐的尚方宝剑外,还有一大堆空白的敕碟印信。皇帝之所以给李信这么多空白的敕碟印信,就是给了他一定程度的封赏大权。当然。这些敕碟印信都是一些中低级军官的,五品以上的将领任命赏赐,还轮不到李信。 李信可以当场论功行赏,但是这些都是后面需要向朝廷报备。面对众将的质疑和反对,李信冷哼了一声。“谁不服,拎着刀子去砍二百多颗胡人的首级回来,老夫也给他连升六级!”此话顿时让一众将领语塞。“曹风是镇北侯世子,人家是将门虎子,年轻怎么了!”“想当年老夫祖上受封国公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老夫现在只看功劳,不看资历!”李信一锤定音地对众将说:“此次对曹风的擢升就这么定了!”“有功不赏,会让将士心寒的!”“这一次对曹风的擢升,要通告全军!”“要全军将士都要以曹风为榜样,在战场上戮力杀敌,报效朝廷!”众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