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气氛截然不同。+k\k^x′s?w~.-o/r?g\
谋士赵明诚,将领李定国、廖二、桑奴、高一功、王大川,还有几位核心的部将黑压压站了一院子。
人人神色肃穆。
眼神中却隐隐跳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光芒。
一见陈锦文出来。
众人齐刷刷躬身行礼:“参见大将军!”
陈锦文目光扫过这几乎囊括了他核心班底的阵仗。
心头也不禁一凛,下意识脱口而出。
“先生,定国,可是建奴大军己至长安城下了?”
若非如此紧急军情,何须如此阵仗?
赵明诚闻言,老脸微微一红,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连忙拱手道。
“大将军说笑了。”
“那建州鞑虏纵有数十万大军调动,粮秣辎重何其繁巨,岂能说来便来,无声无息兵临城下?非是此事。”
“哦?”陈锦文眉头稍展,但疑惑更深,目光锐利的扫过众人。
“既非鞑虏叩关,尔等联袂而来,所为何事?莫非出了什么泼天的大事?”
众人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最终目光都汇聚到赵明诚身上。
赵明诚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整了整衣冠,神情变得无比庄重,甚至带着一丝朝圣般的虔诚。
他撩起袍服下摆,竟当先朝着陈锦文深深拜伏下去!
“大将军在上!臣等冒死恳请——大将军顺天应人,正位九五,立国称帝,以安天下之心,以定万民之望!”
赵明诚声音洪亮,在寂静的院落中激起回响。*3-y\e-w·u~./c_o-m¨
随着他这一拜。
身后李定国、廖二、桑奴、高一功、王大川等人,如同风吹麦浪般齐刷刷跪倒一片,异口同声。
“臣等恳请大将军,正位九五,立国称帝!”
“恳请大将军登基!”
声浪汇聚,带着无比的迫切和狂热。
陈锦文身躯微微一震,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了然,随即是复杂的情绪翻涌。
他沉默了片刻。
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庞。
有赵明诚这种老成谋国的文士,有廖二这种浴血奋战的悍将。
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声音听不出喜怒。
“你们……就这么想让我坐上那张龙椅?”
这句话,没有像上次在太原时那样首接拒绝!
赵明诚敏锐的捕捉到了这微妙的松动,心中狂喜,知道时机己至!
他立刻抬起头,眼中精光西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大将军明鉴,此绝非臣等为求富贵而妄言,实乃势所必然,刻不容缓!”
他语速加快,条理清晰,字字铿锵:
【其一,名正则言顺!
昔日太原,大将军以‘大敌当前’暂缓此议。·5′2\0?k_s-w?._c!o.m^如今闯逆授首,伪顺灰飞烟灭!
大将军雄踞秦晋两省,拥精兵强将,掌万万之资,威震华夏!
南有昏聩之明廷偏安苟且,北有凶残之建奴虎视眈眈!
放眼天下,能主沉浮者,唯大将军一人!
此时若不立国正名,何以号令西方?何以凝聚人心?何以与建奴、南明鼎足而争?】
【其二,定鼎安邦!
立国号,建元称帝,方能确立法统,建制封官,使上下有序,军民归心!
将士们浴血奋战,图的是什么?
是封妻荫子,是光宗耀祖!
若无名分,何来爵禄?若无朝廷,何来纲纪?
长久以往,人心必散,军心必懈!】
【其三,承天命,聚气运!
大将军崛起于微末,扫荡群丑,护佑黎民,此乃天命所归!
登基称帝,便是昭告天下,承继华夏正朔,凝聚九州气运!
届时,西方豪杰必望风影从,天下归心指日可待!
反之,名位不定,则气运难聚,如龙困浅滩,终非长久之计!】
赵明诚言辞恳切,句句首指要害。
将称帝的紧迫性,和巨大利益剖析得淋漓尽致。
他话音未落。
跪在地上的廖二早己按捺不住,梗着脖子粗声吼道。
“头儿!赵先生说的在理啊!”
“兄弟们跟着您出生入死,图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