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T 炸药成批量、高质量地产出!”
黄崖洞兵工厂内,贵华润紧盯着库存清单,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硝酸和硫酸的存量己濒临红线,若不及时解决,TNT 炸药的生产即将陷入停滞,前线战士急需的攻坚利器也将断供,这无异于在战场上自缚手脚。
贵华润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众人围坐在一张满是划痕、摇摇晃晃的桌子旁,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同志们,硝酸和硫酸告急,可前线等不了,咱们得想办法自己制备。” 贵华润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打破了沉默。
稍作沉思,贵华润率先开口:“制备硝酸,咱们可以试试氨氧化法,利用现有的氨气资源。虽说条件简陋,但原理相通,只要把控好关键环节,就有成功的可能。”
他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简单画出一个简易装置的草图,“我们搭建一个类似催化氧化炉的装置,用耐高温的黏土和石块混合砌成炉体,内部填充铁丝网作为催化剂载体,把氨气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入,经过高温催化,氨气就能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再经过后续的氧化、吸收,就能得到硝酸。”
技术骨干们眼睛一亮,纷纷点头,随即就装置的细节展开热烈讨论。
有人提出铁丝网的选材和预处理问题,有人关注混合气体的进气量如何精准控制,贵华润一一耐心解答,结合众人智慧不断完善方案。
紧接着,话题转向硫酸的制备。“硫酸的话,咱们采用铅室法改良方案。”
贵华润接着说道,“用铅板制作反应室,虽然咱们手头的铅板不规整,拼凑起来会费些周折,但也只能因陋就简了。
以硫磺为原料,点燃后在特制的铅室里通入空气,让二氧化硫充分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再用水吸收就能得到硫酸。”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
寻找合适的耐高温黏土和质地相对均匀的铅板就耗费了不少精力,工人们翻遍了周边的山坳、废弃矿洞,才搜集到勉强够用的材料。
搭建装置时,又因工具简陋,每一步都举步维艰。切割铅板时,锯子常常卡在半途,工人们只能轮流上阵,靠人力一点点 “啃” 下来;砌炉体时,黏土的粘合度不好掌控,反复尝试才找到最佳配比,确保炉体的坚固。
催化氧化炉点火那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贵华润亲自守在炉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温度表,双手微微颤抖地调节着进气阀门。
一开始,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例总是不对,火焰忽明忽暗,炉内反应异常剧烈,差点失控。
贵华润当机立断,紧急关停进气,重新调整比例,再次点火。经过数次波折,炉内终于稳定地燃起了淡蓝色火焰,意味着氨气氧化反应初步成功。
在铅室法制备硫酸这边,同样是状况百出。
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刺鼻难闻,弥漫在车间,工人们戴着简易口罩,强忍着不适继续操作。
由于铅室密封不严,部分二氧化硫泄漏,导致氧化效率低下,产出的硫酸浓度远远达不到要求。
工人们紧急抢修铅室,用泥巴、破布反复封堵缝隙,经过连续几天的奋战,才让铅室的密封性达到标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一滴滴晶莹的硝酸和略显浑浊的硫酸终于成功制备出来。
贵华润看着来之不易的成果,眼眶湿润了,这些看似普通的液体,背后凝聚着无数的汗水与智慧,承载着抗战胜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