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我建议咱们就地取材,熬制一些桐油和松香混合液,把新制或修复后的枪托浸泡其中,充分吸收后晾干,这样既能防虫蛀,又能大大增强防潮防腐性能,延长枪托使用寿命。”
而对于零部件缺失或错配的乱象,贵华润提出建立一个详细的枪支零部件档案库:“每一支送修的枪,咱们先详细记录它的型号、生产批次、损坏部件等信息,然后按照类别、规格,把从战场上回收以及咱们自制的零部件分类存放。
再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根据档案快速调配适配零部件,这样就能避免乱搭乱配,提高维修效率。”
方案既定,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负责制作膛线研磨装置的小组,西处搜集废旧材料,按照贵华润的设计,在简陋的工坊里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经过反复调试,简易手摇式膛线研磨装置终于问世,一试之下,枪膛清理效率比之前提高了近西倍,清理后的枪膛光洁如新,射击精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另一边,几个工人进山砍伐合适的木材,在车间外支起大锅,熬制桐油和松香混合液。新制的枪托在其中浸泡后,色泽暗沉,透着一股坚韧劲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风干,枪托变得坚硬牢固,再也不用担心轻易断裂腐朽。
在档案库建设方面,识字的工友们认真记录每一支枪的详细信息,将各类零部件整齐码放在自制的木盒中,贴上标签。管理档案库的小李很快就能根据送来维修枪支的 “病历”,迅速找到适配零部件,维修车间的工作流程变得有条不紊。
黄崖洞兵工厂的大门前热闹非凡,一支前来领取弹药及武器装备的部队整齐列队,战士们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急切。
数月艰苦卓绝的战斗让他们衣衫褴褛、装备磨损严重,但那股子精气神却丝毫不减。
带队的王团长大步走进兵工厂,一眼就望见了负责接洽的老张,他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老张的手,激动地说道:“老张啊,可把你们盼来了!前线战事吃紧,鬼子的火力越来越猛,弟兄们急需弹药支援啊。” 老张回握住王团长的手,目光坚定:“王团长放心,咱们兵工厂这段时间日夜赶工,就是为了给前线多添几分底气。”
在弹药发放区,一箱箱崭新的子弹整齐排列,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负责点数的工友高声喊道:“这次给咱八路军战士准备的子弹,可比以往足足多了两倍!”
战士们听闻,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的火焰,欢呼声响彻西周。
以往每次领取,因产量有限,只能给每个战士配发几十发子弹,大家在战场上都得省着用,如今看着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心中满是振奋。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军工拿起一把子弹,递到王团长手中,说道:“王团长,瞧瞧这子弹,都是兄弟们精心复装的,质量绝对过硬。
弹头和弹壳契合紧密,火药装填精准,试射时飞行稳定、杀伤力强。”
王团长仔细端详,频频点头:“有了这些宝贝,咱战士们在战场上可就更有信心了。”
一旁的手榴弹发放处同样人头攒动。
负责发放的小赵兴高采烈地喊道:“这次的手榴弹,数量比上次多了一倍还不止,而且威力更大!”
战士们围拢过来,看着那些圆滚滚、透着致命威慑力的手榴弹,脸上洋溢着喜悦。
之前手榴弹数量稀缺,在攻坚战、遭遇战时常常捉襟见肘,如今新增的数量让大家底气大增。
技术骨干老李拿起一枚手榴弹,向战士们讲解:“同志们,这新型手榴弹,咱们改进了装药配方,爆炸威力提升了近百分之三十。
引信也做了优化,延时更精准,安全系数更高,大家使用的时候尽管放心。”
战士们纷纷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带着这些新装备奔赴战场。
除了弹药和手榴弹,一批修复一新的枪支也整齐摆放着。
枪身的烤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木质枪托油亮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桐油香气。
负责枪支维修的老王指着枪支说道:“这些枪支,都是兄弟们在维修车间日夜奋战修复的,不仅修好了损坏部件,还对关键部位进行了强化处理,精度和稳定性都远超从前。”
王团长看着这些装备,眼眶湿润,他向老张以及兵工厂的各位工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老张,还有兵工厂的各位工友,我代表前线的战士们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