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被踩出深深的脚印。贵华润装上子弹,拉动枪栓,瞄准百米外的标靶。"砰!" 清脆的枪声划破寂静,子弹精准命中靶心。接着,他连续射击十发子弹,弹着点紧密地聚集在一起。
"精度达标!" 小王兴奋地挥舞着记录本,"初速 742 米 / 秒,比设计标准还高!"
老周检查着枪管,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耐高温和耐磨损性能都没问题,连续射击五十发,枪管依然完好!"
贵华润看着手中的步枪,眼眶微微发热。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满满的自豪。"同志们,咱们成功了!" 他的声音在靶场上回荡,"这是八路军自己的枪!"
经过严格测试和反复调整,十支崭新的步枪被精心包装起来。张厂长握着贵华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这些枪承载着咱们兵工厂的希望,一定要安全送到总部!"
护送小队出发那天,整个兵工厂的工人都来送行。贵华润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默默祈祷。他知道,这十支步枪不仅是武器,更是打开新局面的钥匙。
三日后,八路军总部。硼总正在召开作战会议,突然听到通讯员报告:"黄崖洞兵工厂送来十支新式步枪!"
"快拿进来看看!" 硼总放下手中的地图,快步走到门口。
当木箱打开,十支锃亮的步枪呈现在众人眼前。硼总拿起一支,仔细端详着枪身的每一处细节,眼中满是惊喜:"这做工,这质感,完全不输鬼子的装备!" 他拉动枪栓,金属部件顺滑的触感让他赞叹不己。
随即,总部组织了实弹测试。在靶场上,随着一声声枪响,子弹精准地命中目标。当得知这支步枪的射程、精度和可靠性都远超现有装备时,在场的将领们无不露出震惊的神色。
"贵华润同志果然是个人才!" 硼总激动地说,"这是八路军武器装备的重大突破!"
"首长,兵工厂请示为这款步枪命名。" 作战参谋递上报告。
硼总沉思片刻,说道:"如此精良的步枪,必须有个响亮的名字。这样,先上报延安,请教员为咱们的新枪定名!"
加急电报很快发往延安。几天后,回电传来。当硼总展开电报,看到教员亲自为步枪命名的那一刻,不禁热泪盈眶。他对着众人高声宣布:"教员将这款步枪命名为 ' 星火 ',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消息传回黄崖洞兵工厂,整个厂区沸腾了。贵华润站在车间高台上,高举着电报复印件,声音哽咽:"同志们,咱们的步枪有名字了 —— 星火!这是教员对咱们的期望,也是对鬼子的宣战!"
工人们欢呼着,呐喊着,将帽子抛向空中。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化作了无穷的动力。
黄崖洞兵工厂的车间里,煤油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贵华润握着从煤矿缴获的设备清单,目光扫过排列在空地上的德国采煤机、卷扬机零件,铁制部件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同志们,‘星火’步枪量产的号角就要吹响,这些设备就是咱们的新战场!” 他扬起图纸,声音穿透机器轰鸣。
老李蹲在一台锈迹斑斑的齿轮切割机旁,用扳手拧动卡死的轴承,铁锈簌簌掉落:“贵工,这德国货看着唬人,可不少零件都咬合错位了。” 贵华润蹲下身,手指抚过齿轮表面的磨损痕迹:“小鬼子撤退时故意破坏过,但核心部件没受损。咱们把损坏的传动杆换成自制的合金钢件,再重新校准齿距。”
小王抱着卡尺和记录本,正在测量一台冲压机的工作台面:“贵工,这台面平整度误差超过 0.5 毫米,冲压枪托时会变形。” 贵华润接过数据单,沉思片刻后说:“用砂轮慢慢打磨,再垫上铜皮校准。记住,枪托是战士们持枪的根基,容不得半点马虎。”
老周则带着两名工人检查热处理炉。“这温控装置彻底报废了。” 他敲了敲裂开的仪表外壳,“但炉体耐火层完好,咱们用缴获的日军电台零件改装个新温控器,应该能成。” 贵华润点头:“就这么办!把炼钢时记录的温度曲线拿出来,重新设计温控逻辑。”
突然,角落里传来 “哐当” 一声。学徒工柱子抱着的工具箱不慎掉落,零件撒了一地。贵华润快步上前,弯腰帮他捡起一把游标卡尺:“别慌,这些设备看着破旧,但只要咱们用心,都能变成宝贝。” 他指着卡尺上的刻度,“就像这把尺子,精确到 0.02 毫米,咱们造枪也要有这种精度。”
夜幕渐深,车间里依然热火朝天。贵华润举着油灯,逐台检查设备检修进度。当走到一台闲置的钻床旁时,他突然停住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