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18章 知识星火点亮军工征程

第18章 知识星火点亮军工征程

但己经能有效抑制葡萄球菌!” 王明远教授举着试管,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再改进提纯工艺,很快就能用于临床!”

与此同时,第一期技工培训班结业。考核现场,五十名工人要在两小时内完成步枪零件的精密加工。当最后一名工人交上误差仅 0.02 毫米的枪栓时,贵华润欣慰地说:“你们现在都是合格的军工战士!”

这天夜里,兵工厂的灯火通宵未熄。实验室里,学生们在记录新一批菌种的生长数据;培训学校的教室里,第二期学员正在学习热处理工艺;生产线旁,工人们哼着小调调试新到的机床。远处的山峦间,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天上的星辰,照亮了这片为抗战而沸腾的土地。

张厂长站在厂区最高处,望着忙碌的景象,转头对贵华润说:“这些人才,真是给咱们插上了翅膀!” 贵华润笑了笑,目光坚定:“这只是开始。等青霉素量产,等技工都成了行家,咱们就能真正撑起抗战的脊梁!”

贵华润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煤油灯在他手中的战报上投下摇曳的光影。前线传来的伤亡数据像钢针扎进眼底 —— 某场攻坚战中,战士们因缺乏重火力支援,在日军碉堡前折损过半,血染黄土。他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据点,突然重重叩击桌面:“必须要有能撕开防线的‘铁拳头’!”

推开机械车间的木门,热浪裹挟着机油味扑面而来。贵华润接过老李递来的日军迫击炮图纸,泛黄的纸页边缘还凝结着暗红血迹。他将图纸铺在斑驳的工作台上,用炭笔在关键部位标注:炮管长度、膛线缠度、药室容积...... 目光突然定格在炮架结构上 —— 传统迫击炮的铸铁底座重达 30 公斤,完全不适用于八路军的山地作战。

“轻量化!必须做 60 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 贵华润抓起一支折断的铅笔,在边角空白处快速勾勒新设计。他边画边解释:“炮管缩短至 70 厘米,改用合金钢一体锻造;炮架采用可折叠的三角支架,用铆钉连接代替焊接,方便拆卸运输。” 老李凑过来,指着图纸上的击发装置皱眉:“这弹簧结构太精细,咱们的车床铣不出这么小的零件。”

贵华润眼睛一亮,突然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撕成布条模拟杠杆:“用杠杆式击发!把扳机力通过连杆传递到撞针,既减少加工难度,又能避免弹簧疲劳!” 他抓起木块和铁钉,当场做出简易模型,当杠杆带动撞针精准撞击底火时,整个车间响起兴奋的欢呼。

炮管锻造成为首个拦路虎。贵华润带着团队将炼钢炉温度提升至 1600℃,把铬、锰、钒按特殊比例熔入铁水。当第一根合金钢坯出炉时,他用凿子敲击测试硬度,火星西溅中满意点头:“韧性够了,但膛线加工才是关键!”

他们改装缴获的德国精密车床,用废弃的齿轮制作专用铣刀。小王举着放大镜,屏住呼吸操作机床,金属碎屑如雪花般飞溅。“贵工,第一根炮管成型!” 他声音发颤。贵华润将膛线规插入炮管,仔细测量每道螺旋的深度和角度:“误差 0.01 毫米!再做氮化处理增强耐磨性!”

化学实验室里,王明远教授戴着自制的护目镜,带领学生调配发射药。“黑火药燃烧速度太快,必须加入硝酸钾和木炭粉调节燃速!” 他将混合粉末摊在铜板上,用镊子夹起一点粉末点燃 ——“轰” 的一声爆响,铜板被炸出凹痕。

贵华润迅速冲进来,查看焦黑的实验台:“王教授,改用分层装药试试!底层用慢速火药推进,上层用速燃火药爆发。” 经过 37 次配比试验,当第 38 号样品在密闭容器中平稳燃烧时,所有人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后山试验场上,简易炮架由铁轨和木板搭建而成。贵华润亲自校准炮口仰角,将一枚缴获的日军炮弹缓缓填入炮管。“所有人退到掩体后!” 他握紧拉火绳,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轰!” 炮口喷出橘色火舌,炮弹拖着白烟划过夜空。贵华润举起望远镜,看着弹着点在 300 米外的土坡炸开,扬起的尘土与月光交织:“偏差 40 厘米!比预想的还好!” 他转身握紧老李的手,“立刻改进炮架稳定性,咱们要把射程提到 1500 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