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40章 山坳里的钢铁惊雷

第40章 山坳里的钢铁惊雷

授的电机组则在与时间赛跑。他们将日军发报机的零件拆解重组,试图制作电子点火器。

"传统导火索误差太大,必须精确到毫秒!" 吴启铭调试着自制电路板,却在测试时遭遇短路。技术员大刘看着墙角的日军水壶,灵机一动:"把点火器装进防水盒里!" 他用焊枪将水壶切开,装上橡胶密封圈,成功解决了潮湿环境下的电路问题。

当第一台组装完成的火箭炮推到秘密靶场时,整个兵工厂都沸腾了。12 根炮管在三角形支架上泛着冷光,新研制的火箭弹被小心翼翼地装填进去。

贵华润深吸一口气,按下点火按钮。刹那间,12 道火光撕裂夜空,却有三枚火箭弹偏离目标,两枚在半空中爆炸。

"发射架连接处强度不足!" 陈炳坤检查后发现螺栓出现裂痕。"推进剂燃烧不充分!" 林淑华拿着弹壳残片分析。

团队立刻进入 "战时状态":机械组在支架上加焊三角形钢片,材料组给炮管内壁镀上耐高温涂层,化学组调整推进剂中树脂与糖的比例。杏花姑娘带着后勤队跑遍三个县,收集了上千斤红薯和松脂。

第二次测试选在大雪初霁的凌晨。改良后的火箭炮静静伫立在山坳,所有人的呼吸都凝成白霜。随着点火指令下达,12 枚火箭弹如火龙般腾空而起,准确命中两公里外的模拟日军据点。爆炸的火光中,传来战士们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但贵华润并未满足。"射程要突破西公里,精度再提高 20%!" 他在总结会上划出重点。研发团队再次投入改良:机械组设计出可调节角度的炮架,材料组研制出含钨合金,化学组用棉花纤维制作推进剂稳定剂。

这个过程中,感人的故事不断上演 —— 杏花姑娘为收集松脂,带领女工们在结冰的山崖上攀爬,秀兰不慎滑落,幸好被腰间的麻绳拉住;老钳工老李为调试炮管精度,连续 72 小时守在机床前,眼睛布满血丝仍不愿离开;

赵维民教授得知未婚妻寄来的电子元件被日军截获,只是默默擦去眼泪,继续焊接电路板。

三个月后,定型版 107 火箭炮正式量产。它不仅实现了西公里射程,精度误差也控制在极小范围,且整套系统拆分后,每个部件重量不超过 25 公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