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发动机的水冷系统需要将管道弯曲成诡异的螺旋状,而兵工厂连根像样的弯管器都没有。
老工匠张师傅盯着灶台上的铜水壶突然开窍,带领徒弟们将紫铜管套进竹筒,在炭火上加热后裹着湿麻布猛弯,终于做出合格的散热管道。
但新问题接踵而至:坦克发动机运行时的高温让普通润滑油瞬间碳化,化学组尝试用蓖麻油混合蜂蜡,经过 89 次配比,才得到能承受 500℃高温的润滑剂。
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兵工厂开启 "双轨制" 学习。白天,技术员们在车间与钢铁较劲;夜晚,窑洞夜校的黑板上写满机械原理公式。
留美归来的陈博士用树枝在沙地上画曲轴示意图,老农出身的赵师傅却能精准指出某个零件的铸造缺陷 —— 他说那些砂眼的形状,和自家灶台裂缝一模一样。
这种理论与经验的碰撞,催生出无数巧妙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