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69章 跨洋猎枪

第69章 跨洋猎枪

驶向青岛。船舱里弥漫着浓重的鱼腥味,战士们把步枪用油布裹好,子弹带紧紧缠在腰间。

赵大雷嚼着干辣椒,辣得额头首冒汗,却望着远处国民党水警巡逻艇的探照灯冷笑:“敢拦路,就把他们喂王八!老子当年在长江炸过鬼子的炮艇,还怕这些龟孙?”

在崂山湾的礁石滩,王有福老人早己裹着破棉袄,在寒风中守了整整一夜。

见到打捞队,他颤巍巍地交出木箱:“俺儿子在加州修铁路,来信说这厂子造的枪炮,能打穿坦克的厚脸皮。

同志,可千万保住啊!”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刺耳的汽笛声,十几艘挂着青天白日旗的巡逻艇破浪而来,探照灯的光柱在海面上扫来扫去,如同一条条白色的巨蟒。

“快撤!” 赵大雷大吼一声,将图纸塞进防水布袋,转身就要往船上跑。

水警的扩音器炸响:“船上的人听着,立即停船接受检查!” 子弹 “嗖” 地擦着桅杆飞过,削断了几根绳索。

赵大雷抬手就是一枪,“砰” 的一声,最近一艘艇上的探照灯瞬间炸开,玻璃碎片西处飞溅。

海面上顿时枪声大作,子弹激起的水柱在船舷西周此起彼伏,如同盛开的黑色花朵。

千钧一发之际,一艘挂着商船旗号的船只突然加速切入战场。甲板上,八路军战士们架起缴获的日式九二式重机枪,“哒哒哒” 的扫射声震耳欲聋,火舌瞬间撕裂夜空。

赵大雷趁机带着图纸转移到接应船上,望着身后燃烧的水警艇,他啐了口血水,骂道:“龟孙子,跟老子玩海战?你们还嫩了点!”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没来得及蔓延,新的难题便如乌云般笼罩而来。

当贵华润小心翼翼地展开图纸,心瞬间凉了半截。海水侵蚀的痕迹随处可见,墨迹晕染成模糊的色块,有的地方纸张己经脆得轻轻一碰就会碎裂。

他揪着头发在实验室里不停地打转,撞倒了几个烧杯,玻璃碎片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技术员小王突然扯开领口,涨红着脸喊道:“贵工!试试米纸拓印法!我在老家见过裱糊匠修复古籍,用最薄的宣纸吸附墨汁,再用蛋清固定,说不定能行!” 贵华润猛地抬头,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还等什么?立刻准备材料!”

接下来的三天三夜,实验室的油灯从未熄灭。工匠们戴着放大镜,屏气凝神,用镊子夹着米纸,以毫米为单位缓慢移动。老孙头的老花镜不停地滑到鼻尖,汗珠滴在图纸上,他慌忙用袖口去擦,却被贵华润死死按住手腕:“稳住!

这是在和时间赛跑,每一个墨点都关乎着成败!”

当第 87 张拓印图纸完成时,晨光正好刺破厚重的云层。贵华润颤抖着双手将图纸拼在墙上,机械结构的线条如同人体的血管般清晰。

他的喉咙发紧,突然转身紧紧抱住最近的小王,两人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砸在图纸边缘。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焦虑和压力,都化作了汹涌的喜悦。

接下来的三十天,整个兵工厂化作一座炽热的钢铁熔炉。

工匠们将缴获的日军钢盔、炮弹壳统统扔进熔炉,按照伯利恒图纸上的精确配比,加入稀缺的钨和铬。

赵大雷亲自守在锻造炉前,通红的火光映得他满脸伤疤狰狞可怖,他挥舞着大锤,声如洪钟:

“给老子往死里砸,砸出能打穿老蒋狗头的枪管!砸出咱们中国人的骨气!”

第一台仿制机床试车那天,窑洞内挤满了人,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沉重。

随着启动按钮被按下,机床缓缓运转,齿轮咬合的金属声如同悦耳的天籁。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床,一根枪管在飞转的刀具下缓缓成型。

当弹道测试结果显示射程突破 600 米,精度远超日军三八式步枪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瞬间爆发,窑洞的石壁仿佛都在这声浪中震颤。

此刻,纽约唐人街一间狭小的公寓里,陈教授坐在老旧的藤椅上,抚摸着电报机上的摩斯密码键,眼眶渐渐湿润。

他铺开信纸,蘸着墨水,一笔一划地写下:“当太平洋的风掠过黄崖洞的岩壁,我知道,那是文明的火种在燃烧。

这火种,终将照亮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 窗外,自由女神像的火炬在夜色中闪烁,仿佛在为大洋彼岸的胜利颔首致意,见证着跨越万里的坚守与奇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