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那个天上掉下来的工程师?"
一声洪亮的嗓音在团部门外响起,惊得林峰手一抖,刚画到一半的掷弹筒改良图纸上多了一道歪斜的墨迹。*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他抬头看去,一个身材魁梧的军人正大步跨进门槛,浓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毫不客气地上下打量着他。
"老丁!你可算来了!"张团长从里屋迎出来,脸上堆满笑容,"正好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林峰同志,咱们的'技术神仙'!"
林峰赶紧站起身,还没来得及开口,对方己经走到跟前,粗糙的大手一把抓起桌上的图纸。
"掷弹筒改良?"浓眉军人眯起眼睛,"小鬼子那套八九式?"
"是的,"林峰点头,有些惊讶对方一眼就认出了武器型号,"我正在尝试改进它的..."
"丁伟,386旅新调来的参谋长。"对方干脆地打断他,把图纸丢回桌上,"听说你一个人就搞定了边区造手榴弹的哑火问题?"
张团长插话道:"可不只是手榴弹!林同志还改进了咱们的子弹复装工艺,现在哑火率降到了..."
"我问你了吗?"丁伟斜了张团长一眼,后者撇撇嘴不吭声了。丁伟重新转向林峰,"林同志哪里人?哪个学校毕业的?以前在哪支部队干过?"
一连串问题像机枪子弹般扫来。林峰喉结滚动了一下,这些正是他最怕被问到的。按照之前和张团长商量好的说辞,他尽量平静地回答:"南洋华侨,在美国读过机械工程,抗战爆发后回国参军。"
"哦?"丁伟眉毛高高扬起,"美国哪所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林峰说出这个时代己经存在的名校。
"学了几年来着?"
"三年。"
"那应该英语不错啊。"丁伟突然换上一口流利的英语,"What's your opin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林峰心头一紧。?x-q^k-s¨w?.\c^o′m′这分明是考验!幸好穿越前他的英语水平不错:"Japan has superior equipment but lacks strategic depth. If we hold out long enough, their resources will stretch thin."
丁伟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冷峻:"那你回国后怎么不去重庆?那边条件好,待遇高,像你这样的技术人才肯定受重用。"
"我听说八路军是真心抗日的队伍。"林峰首视丁伟的眼睛,"条件好坏不重要,打鬼子才是正经。"
丁伟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哈哈大笑,拍了拍林峰的肩膀:"好!有志气!"说完转身走向里屋,丢下一句,"老张,把最近三个月的作战报告拿给我看看。"
等丁伟的身影消失在里屋门后,张团长才凑过来小声说:"别介意,老丁就这脾气。他刚从延安学习回来,看谁都像特务。"
林峰勉强笑了笑,后背己经湿了一片。丁伟的每一个问题都像刀子,差点就划破他精心编织的谎言。这个看似粗犷的军人,实际上心细如发。
"对了,"张团长刚要离开又转回来,"老丁暂时住团部,你那个小屋得腾一半出来。没问题吧?"
"当然。"林峰嘴上答应,心里却叫苦不迭。和这个怀疑自己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果然,当天晚上林峰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如芒在背"。他正伏案绘制新式地雷的结构图,丁伟不知何时己经站在身后,呼吸声清晰可闻。
"这种引信设计很特别啊,"丁伟突然开口,"不像美国货,倒像是德国人的手艺。"
林峰手中的笔差点掉落。他确实借鉴了二战德军S型地雷的跳炸原理,没想到丁伟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在...学校的图书馆看过德国军工杂志。"林峰硬着头皮解释。
"是吗?"丁伟不置可否,"那你觉得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和咱们的'汉阳造'比,哪个更好?"
又是一个陷阱问题。,咸_鱼+墈.书,蛧. *毋`错*内*容/"三八大盖"是日军制式步枪,而"汉阳造"是八路军主力步枪,按理说"华侨工程师"应该更熟悉欧美武器才对。
"各有优劣。"林峰谨慎地回答,"'三八大盖'精度高但停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