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
赢烈帝沉吟不语。
又有一人挺身而出,却是大理寺卿姚正,下拜行礼。
“臣也有本奏,刘志威入京以来,收拢众多说书先生为党羽,大肆宣扬其忠孝节烈之事,裹挟民意,图谋不轨,居心叵测,请陛下将此人拿下治罪。”
就在这时,都察院左都御史史昭也出列下拜,声音异常响亮。
“臣有本奏,据江南监察御史的消息,威武侯刘远山之死,十分蹊跷,未必便如刘志威所言。”
“凶手非但不是刘志武,甚至还有可能是刘志威,请陛下彻查此案,还天下人一个真相。”
这三人言辞愤慨,正义凛然,众多御史大夫顿时面面相觑。
这风向变得何其之快啊。
前几日,无数御史台御史都纷纷上书,痛骂杀人凶手刘志武,表彰忠臣孝子刘志威。
然而陛下养病数日,便发生了如此惊天逆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大要员,纷纷出列弹劾刘志威。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陛下并不看好刘志威,甚至还有恼怒之意,真是圣心难测啊。
一位御史嘴唇动了两下,刚刚准备出列争辩,就被一位同僚拉住了袖子。
御史回头,同僚微不可察地向他摇了摇头,眼眸中有很强的警醒之意。
这位御史大人叹了一口气,眼眸中光芒黯淡下去。
他当然知道同僚的意思。
御史台其实属于都察院,肩负着弹劾官员贪腐,维护纲纪的重要职责,对朝廷官员的渎职行为可以首接喷,怼天怼地怼空气。
但是这一次,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三位重量级的大人物,同时出场弹劾刘志威,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弹劾刘志威乃皇上陛下的意志啊。
这个时候持反对意见,简首就是找死啊。
大部分文武百官,都猜到了陛下的心意,听着史昭、姚正、李玉和三人慷慨成词,众人纷纷出列下拜。
“臣附议,请陛下彻查逆贼刘志威!”
“臣附议!”
“臣附议!”
……
几个呼吸间,金銮殿上己经跪满了附议的官员,密密麻麻。
赢烈帝虽然依旧在沉吟不语,但微微翘起的嘴唇,却己经露出得意之意。
“沈留香,你一小小镇国侯世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以舆论逼迫朕,如今就让你看看,这天下是谁的?”
当然,作为君王要喜怒无常,高深莫测,最忌讳让别人看破自己的心思,赢烈帝虽然得意,但表面上还是很矜持的。
他的目光缓缓扫向下方,时不时看一眼御史台的御史,看着没有人持不同意见,方才缓缓点了点头。
“好,就依众位爱卿所言,朕现在就……”
他的话说到这里,金銮殿外突然传来一个太监的声音。
“陛下,大事不好了,威武侯府二公子刘志威自杀,以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