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师傅火候掌控不稳,灶火不均匀,结果硝酸蒸汽升到上部后就提前凝成液体,又滴回锅里反复受热,分解产生了黄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硝酸也成了稀硝酸。
于是苏卫又亲自上阵,不用铸铁锅,改用陶瓷大缸制造硝酸。
别说,孙铁锤烧窑的功夫还真不错。
按照他提出的需求,搞出来的缸坛美观标准,还在缸体外面糊了一层耐火黏土,用陶瓷盆封闭缸口并用小火加热,从而让缸体上下温差不大,防止硝酸蒸汽凝结滴回、分解。
最终这套自创的土装置,制成了合格的浓硝酸,配合制成的酒精和以脱,生产无烟发射药的重要原料算是都有了。
随后在实验室里,苏卫将硫酸和硝酸按比例配成混合酸液,然后把棉花脱脂,浸饱在这种混酸中,制成了硝化棉。
再将它洗净、晾干,用酒精和以脱的混合溶剂溶解。
原本以为此时就能得到无烟发射药、火棉胶了,结果却发现硝化棉没有溶解。
经过研究,又查阅了书籍,大家才知道自己做的混酸是用浓硫酸和浓硝酸配制的,用它浸饱的脱脂棉只能制成强火棉,而强火棉只溶解于丙酮,不能溶解在酒精、以脱的混合溶剂中。
那为什么以前的试验成功了呢?
苏卫仔细回想起来,以前试制火棉胶时,用的是从冀中运来的小瓶酸液,应该是瓶塞不严密,放置久后受了潮,瓶内的酸己不太浓了,用它做出的硝化棉是弱火棉。
弱火棉在酒精、以脱的混合溶剂中能够溶解。
大家还在《高级火药学》一书中找到个三角图解,图中曲线显示了混酸中所含水分的适当数值。
只有水分适当,硝化棉才可以在酒精、以脱的混合溶剂中溶解。
这下帮了个大忙。
大家参考这三角图解,通过计算,分别用合适的硫酸和硝酸,配成合适的混酸,做出了合用的弱火棉和强火棉。
下面就是怎么批量生产无烟发射药了!
但在生产无烟药前夕,一道来自总部的紧急指令暂时打断了苏卫的既定计划。
因为我军近日展开了对邯长公路的破击战,现在前线急需大量地雷、手榴弹、炸药包等,最急的就是地雷!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法以游击战、麻雀战为主,地雷是打伏击、阻交通的好武器,特别是在北方的平原、山区。
因时制宜,苏卫挑灯夜战,又开始响应总部要求在一所搞起了地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