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有人伤亡。”通讯兵说,“他们……他们似乎是想仿照徐进弹幕战术,进行步炮协同作战。”
“所以呢?”
“但炮击距离的把控出了差错。”通讯兵尴尬地说,“炮弹炸他们自家的冲锋兵身上了,所以罗斯诺夫先锋军死伤不少,并不能说没有伤亡。_零.点!墈,书` ?勉-沸+粤_黩*”
“原来是这样。”尤恩的脑袋上似乎也冒出了个大大的问号:
自己面对的都是些什么抽象敌人……
“算了,但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意识到不对,改变战略。”尤恩指挥道,“加强你们的侧翼防守,做好应对攻击的准备!”
又过了几十分钟,通讯兵又连通了尤恩的通讯频道:“最新战况,罗斯诺夫军停止了炮击,开始大规模地向我方阵地冲锋!”
“做好迎击准备,拖够时间……”尤恩再次下达命令,“拖到我们驰援战场!”
“不,在105旅的兵力缺失地带,敌军己经突破了战线!”
“看来这是最糟的情况……”尤恩继续说,“向缺口处加派兵力,尽可能防守我军防线的侧翼和背面,千万不能让缺口继续扩大!”
“报告赫斯特将军,他们,他们没有攻击侧翼和背面。”通讯兵也感觉非常怪异,“罗斯诺夫军在通过那个狭窄的缺口,一个劲地往前冲……”
“这是什么战法?”见多识广的尤恩却被这种前所未有的攻势迷惑住了,“既没进一步撕裂战线,也没扩大防线缺口,他们到底想干嘛?”
“不知道,他们现在仍然在往前冲。”通讯兵说,“都快冲到卡申山脚下了!”
“……正好。”尤恩向全体机动装甲部队下达命令,“所有机师听令,准备迎击!”
应该说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缺少机动装甲掩护的罗斯诺夫突击军一路高歌猛进——但显然只顾着高歌猛进了,根本没做好作战准备。
他们狂奔着跑进了威斯瓦湖的北方湖畔,在这片山地上纵情驰骋,接着就跟尤恩率领的机动装甲部队撞了个正着。
就连枪都没几把的罗斯诺夫军更指望不上有反机动装甲步枪那些精细的玩意儿了,面对这些钢铁巨人,血肉之躯的步兵几乎是一触即溃。
后方罗斯诺夫的机动装甲部队又过于老旧笨重,与帝国军的新机体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帝国军的机动装甲一个个都宛如纸皮超跑,甚至都没怎么损失,因为灵敏性太高,根本打不中。
对于帝国军,预想中的突击作战之类的战术什么的全都没用上,他们稀里糊涂地就遏制住了罗斯诺夫突出部的推进,让敌军被迫回缩了过去。
但看在敌军人数实在太多,罗斯诺夫军回缩后大胆地用上了装甲沉重,皮糙肉厚的TR-28“独眼巨鹿”型机动装甲防卫外围公路,又在外层地带布置上克制机动装甲的龙牙桩,形成了看似非常严密的防御阵地。
尤恩遂决定暂时后撤,在卡申山脚下进行暂时休整,设立临时司令部,决定下一步行动。
[罗斯诺夫军,临时司令部]
“前线情况怎样?”萨斯诺夫急切地问。
负责前线攻势的巴普兰尼科夫宣布道:“我军精准地发现帝国军的防御部署存在重大纰漏,遂于此处进行攻击,在付出一些代价后成功击穿敌军防线,在敌后制造出较大的突出部!”
“很好。”萨斯诺夫说,“这样下去很快我们就能拿下东希斯平原……”
“呃,但还有个坏消息。”巴普兰尼科夫又说,“我军的突出部头部遭遇了帝国军高度集成的机动装甲部队重击,不得己被迫向后撤退。”
“无妨,我方机动装甲部队后续应该同步跟进……”
“己经跟进了。”巴普兰尼科夫说,“但效果不明显。现在我军的突出部相当不稳定,且存在很大被合围的风险。”
“这样吗?好吧。”萨斯诺夫做出反应,“命令士兵坚守突出部,并向两边扩张,从后方夹击敌军,同时继续往突出部里面增派援军!”
[卡申山脉,帝国军临时司令部]
“对面情况怎么样?”尤恩问。
紧急赶来的卡洛斯参谋官说:“对方的进攻矛头……似乎不再向前推进,而是向两侧延展,似乎是想从后方包围攻击我军的前线。”
“就这种情况还想包饺子……我不是刚加强过突出带两边的兵力?”尤恩说,“传下去,切断突破口,合围他们!”
下达作战指令后,尤恩又马不停蹄地连通另一个通讯频道:“喂,是第12集团军指挥官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