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进密林。她站在最后发现标记的地方,一处背风的山崖下。崖壁底部有个浅浅的石凹,像是野兽的巢穴。她用手电仔细照射着石凹的每一寸石壁和地面。
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石凹最里面,一块半埋在浮土里的、不起眼的灰色石头下。石头边缘,露出一小角深色的、像是油纸的东西。
她小心地拨开浮土和石头。下面埋着的,是一个用边区常见的防潮油纸紧紧包裹的小包!油纸外面还用麻绳捆着,打了个死结。
林岚的心跳加速。她解不开死结,干脆用匕首小心地割开麻绳和油纸。
里面是两样东西:
一本薄薄的、边区自产的草纸装订的小册子,封面空白。
还有一张折叠起来的、发黄的旧照片。
林岚先拿起照片。借着微弱的手电光,她看清了照片上的人——一个穿着旗袍、笑容温婉的年轻女人,怀里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女人的眉眼…竟与方静有六七分相似!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娟秀却透着绝望的小字:“囡囡,妈妈对不起你。1941.3.8 于上海”
方静的女儿?!1941年3月8日…那正是上海地下党遭受大破坏的时期!“青鸟”也是在那前后牺牲的!
林岚的手微微颤抖。她深吸一口气,翻开那本小册子。
册子里的字迹极其工整、冰冷,像打字机打出来的一样,没有任何个人特征。上面记录的不是情报,而是一份份…“评估报告”!
“目标甲:忠诚度存疑。建议:清除。”
“目标乙:意志薄弱。建议:发展为‘深渊’次级节点。”
“目标丙:身份特殊,价值极高。建议:长期潜伏,代号‘水母’。”
……
在“水母”的那一页,记录尤为详细:
“…孤儿。母亡于沪上事变(疑与‘青鸟’案有关)。可塑性强,仇恨可利用。植入指令:‘深渊’即复仇,清除当年所有关联者…”
“…训练表现优异,然近期出现动摇迹象。对‘影子’指令执行度下降。疑与接触保卫局目标人物有关…”
“…最终处置预案:若无法唤醒忠诚,则启动‘归巢’程序,利用其血书诱敌,引爆‘深渊’节点,完成最终净化…”
林岚看得浑身发冷!方静…根本不是什么“影子”的王牌!她是“影子”精心培养、植入仇恨的“人形炸弹”!她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血和生命,作为点燃“深渊”的导火索!所谓的“血书”,所谓的“6”,从一开始就是“影子”为她设定的毁灭剧本的一部分!而“影子”最后想炸死的,不仅仅是那个叛徒首长,还包括所有可能知晓当年“青鸟”案真相的人——方静,就是名单上的第一个!
“归巢”…原来方静最后刻下的“水母”,不是警报,不是密码,而是“影子”为她设定的、走向毁灭的“归巢”信号!她在南泥湾发出的“水母未死”,或许是她绝望中的哀鸣,或许…是她对“影子”的最后一次反抗?
林岚猛地合上册子。方静把这个埋在这里…是忏悔?是求救?还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林岚!这边!”顾明远的喊声从不远处传来,带着一丝异样。
林岚收起册子和照片,循声跑去。穿过一片密林,前方是一处断崖。顾明远和几个队员站在崖边,火把的光照亮了崖下一小片平台。
平台上,一个人影蜷缩在背风的岩石下。
是方静。
她身上裹着一件不知从哪弄来的破羊皮袄,脸色白得像纸,嘴唇干裂发紫。左胸下方简单包扎的纱布被血浸透了一大片,又冻成了硬块。右腿以一个不自然的角度扭曲着,显然再次骨折了。她紧闭着眼,气息微弱,仿佛随时会消散在寒冷的夜风里。
顾明远打了个手势,两个身手矫健的队员系着绳子,小心翼翼地滑下断崖。
林岚站在崖边,看着下面那个蜷缩的身影,手中紧握着那本冰冷的评估册子和那张发黄的照片。方静…“水母”…“影子”的刀…被仇恨塑造的祭品…她到底是谁?是深渊的爪牙,还是深渊里挣扎着想要爬出来的…人?
队员们靠近了。方静似乎感觉到了,睫毛剧烈地颤动了几下,极其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她的目光涣散,却仿佛穿透了黑暗和距离,首首地望向崖上的林岚。
她的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像是在说:
“…结…束…了…?”
风吹过山崖,呜咽着,卷起地上的枯叶和雪沫。林岚没有回答。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这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