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婚,经媒人撮合,李瓶儿嫁给了花子虚做正妻。
之后花太监退休返乡,花子虚与李瓶儿迁居清河县,其宅院就在西门庆家隔壁。
...
即便梁山已落入自己掌控,日后攻打大名府的事仍遥不可及。
赵言暗自思量,不知能否凑齐这“ ** 梅”
。
琼英忽然出声唤他,发现赵言一直凝视着 ** ,心中顿感不适。
少女喊过后,见赵言未回神,伸手想去拉他的脸颊,恰巧迎上他的视线。
她察觉其中毫无平日男子的好色之态,反而一片宁静,不禁疑惑:这位兄长这般注视 ** ,莫非真不是贪图美色?
** 被赵言注视得有些局促,内心同样感到不解。
从小她便容貌出众,男人见了多会指指点点,或故作随意偷瞄,或露出猥琐笑容。
鲜有人像眼前此人,目光平和,却又让人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在赵言看来,这女子虽美,却远不及李师师。
他对李师师的倾慕早已根深蒂固,因此面对眼前之人,只觉平淡无奇。
他的眼神清澈,毫无一般男子的轻佻之态。
此前他凝视此女时,心思全在李瓶儿的事情上。
最初,他并不打算接纳这个女子,毕竟她有“千古第一 ** ”
的恶名,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由于李瓶儿的缘故,他忽然想起《 ** 梅》中的情节:如果她真是书中的那位,那么就不会像刚才那样被那中年妇女羞辱并扬言卖给她做仆人了。
这正是《水浒传》里的情节!
在《 ** 梅》的故事里,西门庆与张大户的妻妾暗通款曲,后来事情败露,张大户为了掩饰关系,竟将她许配给了胆小懦弱的武大郎。
而武大郎因惧怕张大户的权势,对二人的私情隐忍不言,直至张大户去世,这对男女才被迫离开清河县,迁往阳谷县。
两者对比鲜明,《水浒传》里的 ** 起初尚懂得维护自身尊严,至少敢抗拒张大户的侵犯。
但眼前的这位女子,其处境显然更接近于《 ** 梅》中的描述。
“妹妹,既然你救了她,打算怎么安置她?”
赵言问琼英,“别忘了,我们要去沧州,这么娇弱的女子怎能随我们一同骑马赶路?”
“这……”
琼英一时语塞,眉头微蹙。
“兄长,要不我们在清河县找个稳妥人家寄养她?”
话音未落,那女子忽然跪地叩首,泪流满面地诉说道,
“两位恩公,恳请带上我离开此地。
张员外在清河县权势滔天,若我留在此处,他定会
“姑娘,快请起身。”
琼英急忙扶起了她。
琼英仔细打量着这位年轻女子,又瞥了眼赵言,说道:“兄长,我倒是有个主意。”
“你莫不是又要胡来?”
赵言有些无奈。
“这怎能算是胡来呢?”
琼英笑着回应,“如今李师师身边只有一个春梅侍候,你不觉得不够吗?不如让金莲也去服侍师师姐姐如何?”
要是能把这位姑娘和庞春梅都送到李师师那里当丫鬟,再加个李瓶儿,春梅不就凑齐了吗?
赵言看了一眼那位姑娘,只见她神情紧张不安,脸上还挂着泪珠,看起来十分可怜,只好点头答应了。
“罢了,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既然你已经救了她,那就一起带走吧。”
“多谢兄长!”
琼英顿时喜笑颜开,还特意为她添了一碗汤圆。
三人吃完后,由于那位姑娘是本地人,赵言和琼英便让她引路,在街头赏灯。
那姑娘刚换了主人,对琼英和赵言的性情还不了解,一路上小心翼翼地介绍着清河县的各个地方。
三人顺着街道走到一个街口,看到前方围了不少人。
琼英生性活泼,见到此景立刻挤进人群看热闹,赵言怕与她走散,也护着那位姑娘跟着挤了进去。
到了前面,只见几个泼皮无赖围住了一个挑担卖炊饼的矮胖汉子。
那汉子不足五尺高,相貌丑陋,头大身小,上身长下身短,光是看着就让人忍俊不禁。
“大哥,那个卖炊饼的汉子名叫武大郎,因排行老大,大家都这么称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