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了小说网 > 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 > 第34章 先发制人

第34章 先发制人

情报首领,朱富辅之,专注各地酒店的情报搜集。

时迁为走马情报首领,韩伯龙辅佐,负责快速传递情报。

此外,饮马川分寨士卒归杨林调度。

从职司分配可见,兵曹规模庞大,地位突出,其他部门相对次要。_晓¢税,C^M*S? !埂\新?醉/全+

这也是现实所需。

众人得知职责后普遍认可,就连扈三娘也无异议。

她虽能力出众,但为掩护身份、避免牵连扈家庄,本就打算减少外出。

唯独琼英略显失落,嘟着嘴不大乐意。

她也渴望率领一支队伍外出征战,

然而赵言认为她年纪尚小,连及笄之年都未到,自然不会答应她随意披挂上阵。

自那天在聚义厅上,赵言宣布废除座次制度,改为仅以职务区分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梁山上下便开始了全面改制。

裴宣、杜迁以及宋万三人忙碌得连脚都不得闲,

一边协助兵曹挑选士兵,一边还得将剩余的梁山居民登记造册,区分出匠户与民户。

关于将户籍划分为军户、匠户和民户的举措,

赵言私下走访了梁山上的普通百姓,发现此次上山的河北灾民对此项政策最为支持,

反倒是梁山原有的居民多有怨言。

赵言走了一圈后,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此次户籍改革之后,

除了各部士兵的口粮由山寨供应外,

其余的人若想获取粮食,则需为梁山积极劳作,用所得饷银自行购买。

即使是耕种的民户,虽然能够分到粮食,但这其实是一种赊欠,不过并无利息。

待将来他们开垦的良田丰收后,这些粮食也必须归还。

河北来的灾民之所以拥护这次改革,

除了成为军户的士兵和拥有手艺的匠户能获得饷银外,还有就是普通民众也能分配到土地的条款!

按照梁山的规定,每户可分到十至二十亩地,

这些土地开垦后,前两年无需缴纳粮食,

从第三年起,也只需根据土地的优劣上缴一定数量的公粮,

除此之外,不再有任何苛捐杂税,也没有徭役负担。

反之,若是梁山上有什么事务需要苦力帮忙,雇佣民众时,还会支付工钱。

无论是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缴纳不多的公粮,没有其他苛捐杂税,还能做工领取报酬,

这些河北灾民都觉得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很多人原本以为梁山不过是冷血无情的贼窝,

上了梁山后稍有不慎就会被头目 ** 甚至杀害。

若非遭遇水灾,官府又无救济,

这些普通百姓又怎会甘愿上梁山!

那须城外的灾民便是典型例子。

他们最初因梁山提供的粮食被引至郓州,待郓州开始发放救济粮时,这些灾民便毫不犹豫地抛弃梁山,留在了那须城。

如今,这批来自河北的灾民已在梁山立足,却发现梁山的生活比起从前更有希望。

普通百姓自然满心欢喜,这正是他们支持改制的原因。

梁山原有的居民虽然过去无法领取饷银,但山寨提供食宿。

其中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即便未能成为正式士卒,也能在山寨混日子,不至于挨饿。

改革后,他们的舒适生活宣告结束。

有些人虽然没能成为正卒,但也尝试拜师学习技艺,转型为匠户,或像民户一样等待分田。

然而,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懒散分子,不仅不愿工作,还在山寨内寻找机会制造麻烦。

他们认为自己是山寨的老成员,不属于士卒,无需遵守军规,赵言对此束手无策。

裴宣作为刑曹主管,一直在等待一个树立刑曹权威的机会。

鲁智深麾下的执法队已被全部移交刑曹,他们既要维护梁山士卒的纪律,也要处理民众的法律事务。

执法队迅速行动,将所有捣乱的混混抓捕,并由裴宣公开审判。

带头的三人被处以 ** 示众,其余人经杖刑后在脸上刺字,被判为苦力,专门从事最繁重的劳作。

经过这一番整顿,梁山的风气明显改善,改制也得以顺利推进。

十多天过去了,改制初步完成,裴宣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