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
辽国如今由天祚帝统治,他沉迷享乐,不理政务,朝中权贵奢侈无度,百姓无论辽汉,皆苦不堪言。”
“东北女真势力渐强,亦是辽国隐患。”
赵言追问:“以道长之见,辽国还能支撑多久?”
公孙胜犹豫道:“若天祚帝继续执政,辽国恐难长久,但具体时日,恕贫道才疏学浅,难以预测。”
赵言语气坚定地说:“即便道长无法推算,但我认为,辽国不过六七乃至十年间必败无疑。”
晁盖等人闻言,无不震惊。
“寨主为何如此断言?”
吴用疑惑地追问。
赵言道:“自去年起,朝中童贯等人极力主张与金人结盟,意图北伐,夺回燕云十六州。”
吴用皱眉道:“此事朝议时争议颇大,怕是不会如愿。”
赵言冷笑一声:“即便反对者众多,只要蔡京、童贯之流执意推行,这计划终将实现。”
“到那时,宋金联手夹击辽国,辽国焉能不亡?”
晁盖不解:“燕云十六州本为汉土,被外族侵占百年,若是收回,不是理所应当?”
!赵言未答,却转向吴用与公孙胜,“两位以为如何?”
吴用欲言又止,眉心微蹙。
公孙胜身为北人,深知边境局势,已然猜透赵言忧虑所在。
“赵寨主可是担忧,辽亡之后,金人南下威胁大宋?”
公孙胜直言。
晁盖在一旁插话:“金人真比辽人更难对付?”
吴用接话道:“传闻金人近年屡败辽军,实力日益增强,耶律阿保机当年便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说。”
公孙胜补充:“贺家兄弟弃辽投金,若非金人势强,怎会如此选择?”
晁盖恍然大悟:“辽国气数已尽,我才不会盲目效忠。”
赵言笑着说道:“送辽国公主回国,不过是积攒些善缘,将来若梁山兵马北伐草原,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吴用拱手称赞:“寨主胸怀远大,实在令人钦佩。”
公孙胜也致歉说:“道长先前误解寨主,恳请寨主原谅。”
晁盖听后目瞪口呆,他原以为赵言统领梁山称霸一方就满足了,没想到赵言志向远大,意欲掌控天下。
“吴先生,道长,如此说来,梁山并未投靠辽人?”
刘唐问完,见二人点头,他性格直爽,立刻起身道歉:“赵寨主,之前是我失礼了,无论如何责罚,我刘唐都认了!”
次日清晨,梁山营外有两队人马准备启程,一队是天寿公主及赵言派去的护卫汴祥、吕方与一百名骑兵;另一队是晁盖等人。
赵言原本以为晁盖等人的到来是为了归顺梁山,却不料晁盖在水泊西岸目睹梁山士兵击退济州军后,心中燃起野心,想要入伙落草为寇。
这四人向赵言道谢后,在军营留宿一夜便准备离开,这倒省了赵言不少心思。
若只有晁盖、刘唐和公孙胜三人,赵言自有办法挽留,然而如今多了个吴用,事情变得棘手。
吴用出身读书人,虽未考取功名,却渴望进入仕途光耀门楣,否则也不会与宋江迅速结交。
此人惯于算计人心,留在梁山恐生诸多事端。
可惜晁盖等人刚经历生辰纲事件,又遭杨志逼迫,正处低谷期。
四人的关系紧密无间,情谊深厚如手足。
赵言对此感到满意,暂时打消了招揽他们的念头。+l!u′o·q!i-u/y!d!.*c^o+m+
未来如何,无人能预测,尤其在赵言眼中,晁盖、刘唐与公孙胜对招安的态度恐怕与吴用相左。
送走晁盖等人后,赵言注意到身旁的两个女孩仍手牵着手,泪眼相对。
他感慨,女性间的友情往往难以捉摸。
“阿秀妹妹,不如随我回辽国。”
答里孛提议,“梁山终归是匪窝,不宜久留。”
“姐姐无需担忧,寨主承诺帮我寻亲,找到家人后自会安排。”
刘慧娘擦掉眼泪。
两位女子商议许久,眼看日头渐高,若再拖延,路途将更加艰难。
汴祥和吕方急请示赵言。
他示意阿秀启程,天寿公主冷淡应声,跃马而起。
临别时警告赵言,若伤及阿秀,必追究。
随后带众人北行,身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