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梁山这样做之后,朝廷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吧?”
“当然!”
祝万年阴沉地点点头,
“皇帝重用高家,是为了向世人表明,他并非忘恩负义之人。”
“但如果高封死于沂州府,天下人会怎么想?皇帝又会如何?”
“天下人会觉得是皇帝害了高封!”
祝永清恍然大悟:
“而皇帝也会认为梁山是在扇他的耳光!”
“他震怒之下,必定会派兵征讨梁山!”
所以啊,祝万年冷笑着说道,“不管高封如何,都与我们无关。”
“暂且留在这里,将事情告知这位高知州,不论最终结果怎样,我们都能收回祝家庄。”
……
随后的发展正如云天彪和祝万年预料的那样,高封听完了阮其祥的汇报,得知此事涉及栾廷芳与梁山的关系后,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他知道梁山势力庞大,在沂州也早有耳闻,而梁山与沂州素来井水不犯河水,实在没必要因一个小人物而招惹梁山。
然而,经不住岳父阮其祥的反复劝说,加上女儿阮招儿的软磨硬泡,高封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先将栾廷芳暂时关押起来,至于后续如何处理,他并不想自找麻烦,索性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请上面的官员裁定。
阮其祥虽然略有遗憾,但看到高封将抓捕栾廷芳的功劳归于自己名下,甚至写入奏折之中,意识到自己的官职有望晋升,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祝家兄弟对此同样感到满意。
虽然栾廷芳没有立刻被处决,但高封既然已经上报朝廷,那些官员碍于面子,必定不会轻饶。
最终的结果,不是在沂州问斩,就是在汴梁受刑,总之,梁山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已不可避免。
……
祝家兄弟满心欢喜地回到景阳镇时,浑然不知,此时此刻,陈丽卿与刘慧娘正陪着高粱等人前往蒙阴县召家村。
“这就是我们的村子。”
站在召家村村口,高粱对两位姑娘说道,“你们暂时就住在我这儿吧,以后再慢慢商量接下来的打算,怎么样?”
"多谢姐姐相助!"
陈丽卿微微一礼,心中满是感激。
留在召家村,不仅避免了自己的婚事,还能暂避梁山之事,让她左右为难的困境得以缓解。
刘慧娘则显得有些失落,本想着将陈丽卿引入梁山,却没想到事情发展成这般模样!早知如此,小时候就该学点武艺。
高粱招呼着陈丽卿和刘慧娘准备入村时,突然看到一群人从村里跑出,领头的是个年轻人,骑着匹褐马直奔他们而来。
"高家姐姐,这几个月您去了哪里?"
年轻人到了跟前,大声问道。
高粱离家三个月,本与熟人重逢有些欢喜,但听这人说话的语气,心中顿生不悦。
"我的行踪需要向你交代吗?"
高粱轻哼一声,不再理会他,径直带两人往村里走。
"高家姐姐,我们两家早有意结亲,您怎会不知?"
那年轻人涨红了脸,辩解道:"作为未过门的夫君,关心您的去向理所当然。”
"未过门的夫君?"
高粱冷笑一声:"召忻,当初我对夫婿的要求,您可曾做到?"
原来这年轻人正是召忻,召家村富户召家之子。
高粱此问,让召忻神色尴尬:"这……"
"为何?是做不到吗?"
高粱又是一声冷笑:"既如此,您有何资格称自己是我的未婚夫?"
看着召忻垂头的模样,高粱对他的观感愈发不佳。
若非这次水浒之行,高粱与召忻也算青梅竹马,尽管他在武艺上不及高粱。
时日渐长,高粱终究没能抗拒召忻的追求,渐渐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毕竟女子年岁渐长,婚事便成了头等大事。
这次外出归来,高粱仿佛变了个人,再见召忻时,心中竟不由自主地将他与记忆中那个人对比,结果召忻自是相形见绌。
摇了摇头,高粱不再搭理召忻,径直带着陈丽卿和刘慧娘回了家。
召忻站在村口发呆,身后的庄客忍不住问:“大公子,接下来怎么办?”
“我刚才看见高家老爷子从马车上探出头来。”
庄客接着说道,“看来高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