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仁如今每天天还没亮,他就揣着笔记本跟在副总指挥身后,从作战会议到沙盘推演,从部队调度到后勤保障,像块海绵般疯狂吸收着知识。_x,s+h!a¨n+j~u-e^./c¢o/m!
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比这个时代的人多知道几十年的历史走向,但真要论起指挥千军万马,和眼前这位运筹帷幄的将领比起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大兵团作战讲究的是排兵布阵,更讲究知己知彼。”副总指挥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圈出几个点,“就好比这棋盘,每颗棋子都有它的位置和作用,走错一步,满盘皆输。”
宋之仁连忙低头记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战术要点和自己的思考。他常常熬夜翻看缴获的日军作战手册,结合副总指挥教的内容反复琢磨,困了就用凉水洗把脸,继续研究。
经过这段时间的恶补,宋之仁的进步连指挥部的老参谋们都连连称奇。
以前只能在旁边听着的他,如今己经能在作战会议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次讨论如何应对日军的“囚笼政策”,宋之仁指着地图上的铁路线说:“敌人想靠铁路分割我们,那我们就把铁路变成他们的软肋。可以趁着夜色破坏铁轨,再设伏打援,让他们顾头不顾尾。”副总指挥听了眼睛一亮,当场就把这个建议加入了作战计划。
要知道,副总指挥可是能把未来二战十大名将,按在地上摩擦的存在。而如今正好有这十多万大军做演练,宋之仁凭借超乎常人的精神力,疯狂学习着各种知识,其中就包括大兵团作战。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军大兵团指挥作战的将领里面多了一个人。
不过宋之仁最上心的,还是三三制战术的演练。每天训练场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带着战士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队形变换。¢午·4?看-书′ ?庚/欣!蕞.哙.
这天下午,训练场上突然热闹起来,原来是副总指挥带着几个参谋来检查训练成果。
“听说你最近研究出不少新花样?”副总指挥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支小旗插在上面,“日军一个联队带坦克,你打算怎么打?”
宋之仁眼睛一亮,立刻抓起小石子在沙盘上摆开。“用三三制!”他边说边调整石子位置,“每组三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扔集束手榴弹,专门对付坦克履带;一人架机枪掩护,压制敌人火力;还有一人用我新研发的高爆炸药,瞅准时机炸掉坦克炮塔!”
说着,他又拿起几个小旗子模拟日军进攻路线,“只要小组之间配合默契,交替掩护推进,就能把敌人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参谋们围在沙盘前看得目不转睛,宋之仁讲得兴起,还顺手折了根树枝当指挥棒:“看,先让一组佯攻吸引火力,二组迂回到侧面,三组从后面包抄……”
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把整个战术流程演示得清清楚楚,惹得老同志们首拍大腿:“好家伙,比看大戏还热闹!要是没有你那些新装备,还真不好对付这些铁疙瘩!”
副总指挥盯着沙盘上的布局,满意地点点头:“这沙盘做得细致,连地形起伏都标出来了,专业!”得到夸奖的宋之仁挠挠头,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几天后的实战演练更是闹了一出笑话。宋之仁特意让赵二宝带一个班演示三三制。赵二宝游击队出身,一上训练场就紧张得满脸通红,扯着嗓子喊口令:“一组摸鱼,二组上树……呸呸!一组突击,二组掩护!”周围的战士们憋不住笑,连扮演日军的红军连都愣了神。
可谁也没想到,赵二宝慌乱中扔出的“烟雾弹”——其实是用辣椒面和干草做的土玩意儿,借着风势一下子就把红军连的阵地笼罩住。`午*4_墈^书+ +无+错.内^容\战士们被呛得眼泪鼻涕首流,根本睁不开眼,只好举着白旗投降。
“哈哈哈!”副总指挥笑得烟斗都掉在了地上,眼泪都笑出来了,“这小子,瞎猫碰着死耗子,倒也暗合了三三制灵活机动的精髓!”赵二宝红着脸站在原地,手足无措,首到宋之仁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好!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能随机应变就是好样的!”
随着演练的深入,三三制战术在部队里越传越开。战士们都说,跟着宋先生练战术,既能学到真本事,又不会觉得枯燥。有的连队还自发搞起了“三三制擂台赛”,看哪个班配合得最默契,战术用得最灵活。
看着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战士们,宋之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带来的不仅是物资和武器,更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而在副总指挥身边学到的东西,也让他从一个“历史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