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位学子给下官出得建议,让下官实施以工代赈的方式,安顿难民,下官按照他提出的方法,如今两千西百多难民己经全部在清阳县安家落户,下官还给他们分了土地,发了亩产千斤的粮食。”
“以工代赈?亩产千斤?”
鲁松平将这段时间,从难民出现到如今难民的近况,都仔细的说了一遍。
“真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回王爷,虽然到现在下官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可事实确实是这样,那土豆是下官亲眼见到人们从地里挖出来的,下官己将此事上报朝廷了。”
“真想不到,这偏远县城倒是卧虎藏龙,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少年。”
“是啊,王爷,那孩子虽然年龄不大,可却满脑子智慧,他提出的以工代赈之法,替下官安顿了两千多的流民不说,还将清阳县五年都做不完的工程全部做完了,如今清阳县河堤牢固,行船快捷,更是全县都不缺水,还开垦了三千二百多亩的荒地出来,再有了这高产的粮食,明年就能实现地大物博的盛况。”
“有时间带那孩子来给本王看看,本王倒是挺好奇这孩子的。”
“是,王爷,一会儿下官便去通知他。”
“嗯,此次赈灾,清阳县是最后一站,赈灾粮还有十万斤,明日就到。”
“大人,之前实施以工代赈,下官手里没有粮食,所以用的粮食都是和城里粮铺掌柜的赊来的,赈灾粮到了,下官还要还给粮铺掌柜的。”
“嗯,掌柜的在关键时候慷慨解囊,还粮食是应该的。”
“多谢王爷。”
“想不到你倒是把百姓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只要粮食到位就行了,不像有些地方官……唉……不提也罢!”
即使王爷没说,鲁松平也能大概猜到王爷想说什么,看来那些人的下场都不怎么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