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从,让她感到了不安。
“臣,不仅要献上此二物之法。”张奇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挺直了脊背,“臣还要献上第三样东西。”
“哦?”李青鸾终于有了兴趣。
“此法,名为规矩。”
张奇吐出两个字。
殿内无人能懂。
“殿下欲让边军人人装备‘惊雷弩’,此志甚伟。然,将作监的工匠,一人一法,一人一手。即便得了图纸,造出的百架弩,便有百种模样。弩臂坏了,要寻原先的工匠来修。机括卡了,要找打造的师傅来调。”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哪里有这个时间?”
张奇的话,让工部尚书的脸色有些难看。但他说的是事实,大夏的军械制造,百年来皆是如此。
“臣所言的规矩,便是要将‘惊雷弩’拆分为三十六个部件。每一个部件,都制定毫厘不差的规格。尺寸、重量、材质,皆有定制。”
“将作监无需人人都能造出整架弩,只需让一批工匠,专门负责同一个部件。让他们一辈子,只造这一个东西。”
“如此一来,成品规格完全一致。战场之上,任何一架弩的任何一个部件损坏,都可从备品箱中,随意取出一个换上,立刻就能再用。”
“此法,名为标准化。”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那些文臣或许还未完全理解,但工部与兵部的几位大臣,脸上已经露出了骇然之色。
他们听懂了。
这不是一项技术,这是一种思想。一种足以颠覆整个大夏手工业体系的,可怕的思想。
如果兵器可以如此,那车马、农具、屋宇……是不是都可以?
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李青鸾握着扶手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
她死死地盯着张奇。
她要的是他脑子里的东西,他给了。但他又拿出了一个更大的,更无法估量的东西。
他是在告诉她,他交出的,只是过去。而他本人,代表着未来。
你可以拿走我的图纸,但你拿不走我创造图纸的头脑。
“此法若成,将作监一年之内,可造惊雷弩过万。大夏边军的战力,将提升十倍不止。”张奇的声音,像是一柄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但此法推行,需统筹工部、兵部、户部,需重定工匠考核之法,需……有人总揽全局。”
他没有再说下去。
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他交出了图纸,但他要换来推行标准化的权力。
一个工部右侍郎,不够。
一个云麾县伯,也不够。
他要的,是真正的,足以改变这个国家的力量。
李青鸾看着他,很久很久。
她终于明白,偏殿那一次,他不是失误,他只是在那个小棋盘上,输了一子。而现在,他亲手画出了一张更大的棋盘,邀请她来对弈。
她缓缓打开了那卷锦帛。
上面画着精妙绝伦的弩机图,写着匪夷所思的火药配方。
都是真的。
“准。”
她只说了一个字。
张奇躬身行礼。
“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