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会全部撤到故道的芦苇荡中,非战斗人员也全部撤进去。”
“黄河支队原则上不离开故道,特殊情况下可以临机处理。”
“地方干部,同步通知,不允许隐蔽在村民中,必须在村外隐蔽,可以进入地道。”
这一点是李云飞特意提出来的,小鬼子来了,想躲在村民中,很难。
“乖乖,这是要迎着小鬼子打呢。”
陈路看着地图,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河西支队不但没撤,还跟小鬼子面对面了。
“是的,我们就是跟小鬼子面对面,但,不是违反总部命令,是迂回。”
“小鬼子以为我们会往西撤,我们反而迎着上去,让小鬼子扑空。”
司令员站了起来,走到了地图前面。
“各部队,前期进军,一定要隐蔽,黄集、考城,都不能打。”
“北路的南王店、南路的八里湾,攻打的时候,要快速,不能暴露我们的意图。”
“如果有机会,我们就拿下曹县,如果没有机会,部队向单县进军。”
司令员干脆把后面的计划也说了,不过,因为这是备选方案,只简单提了一句。
“同志们,这是河西支队成立后的第一仗,总部的首长都关注我们。”
“要打,就必须打好,还不能损失大了,我们这点兵力来之不易。”
政委再次叮嘱了一句,新部队,就担心出师不利。
河西支队别看都是新组合的部队,基本素质还行,不到半天,完成全军整备。
因为是跨区域长时间作战,各部队都做了一点精简。
特别是行动不便,伤势没有痊愈的战士都留了下来,整编到了黄河大队中。
黄河大队整编成了4个连,每个连都在200人以上,整建制留在黄河故道。
黄河改道后,故道很多地方变成了湿地,芦苇丛生,倒是一个很好的隐蔽点。
再就是军区一些地方干部,留下一部分在村里坚持。
经过这段时间根据地军民的不懈努力,各村地道己经初具规模。
当然,肯定不能像地道战里那样,那是特例。
但是,躲避、伏击能做到,再加上地雷,够小鬼子喝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