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表情、措辞都有预判和应对策略。
"好一个刘生!"
沙瑞金看着文档的最后修改日期——半个月前,正是王崇福被捕前夕,"他早就准备好了舆论组合拳,就等着我们步步深入,然后见招拆招。"
李达康看着舆情预案里的"杀手锏"部分:"这里写着'必要时公布汉东干部海外账户清单,引发公众对反腐公正性的质疑'。刘生手里还有这个?"
"应该是王崇福收集的资料。"
祁同伟指着文档来源,"备注显示这些账户信息来自省厅经侦处的内部数据库,说明经侦处也有望北楼的人。"
沙瑞金深吸一口气:"看来望北楼的渗透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刘生通过《镜鉴周刊》发动舆论攻击,就是为了配合B计划的金融操作,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那我们怎么办?"
李达康问,"总不能任由他抹黑吧?"
"当然不能。"
沙瑞金的目光变得坚定,"通知下去,第一,彻查省纪委、省厅经侦处的内鬼,一个都不能放过。
第二,加快王崇福硬盘里核心证据的整理,准备向ZY全面汇报。
第三..."
他顿了顿,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晨曦:"第三,我要亲自给《**日报》写篇文章,题目就叫《反腐是对改革开放的最强保障》。
刘生想在舆论场跟我们较量,那我们就用最权威的声音,把道理讲清楚,把事实摆明白。"
祁同伟点头:"我建议同时启动法律程序,以诽谤罪起诉《镜鉴周刊》和刘生,虽然在香江起诉有难度,但能表明我们的态度。"
"可以。"
沙瑞金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文章重点,"刘生想用舆论这把暗箭射向汉东的反腐事业,那我们就用事实和法律做盾牌,不仅要挡住箭,还要顺着箭杆找到放箭的人。
望北楼的这场舆论战,我们必须打赢!"
会议室里,老陈重新坐回电脑前,开始整理第三层加密区的证据。